• 正文
    • 01. 含著金湯匙出生????
    • 02.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 03. 車企走L4路線的終結?????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100億美元打水漂!全球自動駕駛巨頭也難逃一死?

02/11 13:10
858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蛇年開年,這邊是中國AI DeepSeek爆火,那邊卻是美國自動駕駛Cruise夭折。

通用汽車2月4日宣布,將收購旗下子公司Cruise的全部所有權。未來Cruise不再延續(xù)此前的L4級無人駕駛的研發(fā),轉而替通用研發(fā)的L2級智駕“Super Cruise”。

要知道,通用汽車早在去年12月,就斷了Cruise的資金來源。尚未盈利的Cruise失去大公司輸血,業(yè)務停擺成為必然。

在經(jīng)歷過50%的大比例裁員之后,Cruise和通用公司陸續(xù)投入的100億美元,一同打了水漂。

那個曾經(jīng)雄心壯志的初創(chuàng)公司,沒能通過無人駕駛改變世界;通用汽車也沒能如愿,收獲價值遠超500億美元的美好未來。

但正如Cruise的本意——揚帆起航,這家初創(chuàng)公司的履歷確實極具代表性。

它的誕生,承載了投資者對無人駕駛最熱切的幻想,它的倒下,也驗證了自動駕駛一條實現(xiàn)路線的終結。

Cruise現(xiàn)在正式成為歷史,它的是非功過,就讓我們從頭論說吧。

01. 含著金湯匙出生????

2013年,Cruise成立。

同一年,國內百度也發(fā)起自動駕駛項目。

這個時間,自動駕駛賽道方興未艾,國內外致力于實現(xiàn)無人駕駛的初創(chuàng)公司、大公司項目層出不窮。

面對突飛猛進的智駕技術、璀璨到萬億計的商業(yè)前景,所有人都對無人駕駛的到來無比樂觀。

百度前自動駕駛事業(yè)部負責人甚至在2015年放出口號,聲稱“自動駕駛汽車三年商用、五年量產”!

于是各路資本紛紛下場爭投項目,生怕晚了一步就錯失上車的資格,與即將爆發(fā)式增長的新業(yè)務失之交臂。

2024年上市的“中國版Waymo”小馬智行,市值僅有50億美元;同期Waymo本體的估值,也不過450億美元。

然而在投資者的狂熱追捧下,Waymo卻在2018年來到了1750億美元的市值巔峰,差不多是3個特斯拉、10個比亞迪

號稱實力僅次于Waymo的Cruise,自然也是混得風生水起。問世僅三年,就被大公司選中收購,于2016年正式成為通用汽車旗下子公司。

彼時通用汽車給Cruise開出的條件,可謂是異常優(yōu)厚:一不指手畫腳、給足團隊獨立性,二出手闊綽、猛猛給團隊打錢,簡直是再造的爹娘。

通用汽車這么做的理由,從現(xiàn)在的視角來看其實非常簡單。

雖說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量產電動車,卻沒能堅持到電動車時代到來,硬生生把機會讓給了特斯拉。這自動駕駛的機會,絕不能錯過!

當時展示出無限潛力的Cruise,被通用視為達成這一目標的最重要手段。于是光是直接投資,就給了超100億美元。

通用的大手筆并非僅此一例,不少汽車巨頭都動過投資自動駕駛公司布局未來的心思,大眾和福特投了Argo AI、就連豐田都于2019年投了小馬智行。

大企業(yè)和投資者對擠入自動駕駛這條賽道的焦慮,可見一斑。

可回過頭看,當年無人駕駛落地所謂的唾手可得,實則卻是望山跑死馬。

行業(yè)曾經(jīng)所預測的時間點從來就沒準過,無數(shù)初創(chuàng)公司在上路之前就因缺乏資金而活活耗死。殘酷的現(xiàn)實,也狠狠澆了投資人一大盆冷水。

Cruise,無疑是幸運的。有通用這樣的大公司在背后撐腰,成功“茍”到了無人駕駛開啟商業(yè)化運營的階段。

2022年6月,Cruise在美國舊金山正式開啟robotaxi的收費業(yè)務,且車上不設安全員。

這看似是前進了一大步,實際卻是Cruise陷入輿論困境的開始。

阻礙交通、無法識別警方指令、乃至出現(xiàn)碰撞事故造成人員受傷,頻繁發(fā)生的大小事故都讓公眾迅速投出了對Cruise的不信任票。

最有標志性、影響也最為深遠的,則當屬2023年10月發(fā)生的那起“拖拽行人”事故,一名行人被撞后,又遭到Cruise所轄robotaxi的二次傷害(碾壓),并被拖行6米。

舊金山民眾對Cruise的聲討一時激起千層浪,Cruise兩名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雙雙離職,公司裁員900人,通用直接空降高管去收拾爛攤子,robotaxi業(yè)務也一度停擺。

直到2024年5月份,Cruise的robotaxi業(yè)務才緩慢恢復,但又回到了車上設置安全員的進度,說Cruise是因此事一蹶不振也毫不為過。

直到2024年,Cruise還深陷在因這起事故而導致的各種官司里。

但更麻煩的,是Cruise不再被大家所信任。

車輛一再出現(xiàn)事故,證明Cruise的自動駕駛技術有問題。這也就罷了,可Cruise竟膽敢對監(jiān)管機構提交虛假報告,去試圖掩飾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

這意味著,在Cruise公司內部,整個團隊已經(jīng)迷失在商業(yè)化運營的盈利目標上,忽視了無人駕駛最應該堅持的安全和信任底線。

而這,才是Cruise最致命的缺陷。

02.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事實上,說是收購之后保持Cruise的獨立性,但收購本身就意味著Cruise不可能真的獨立運營。

Cruise在通用汽車系統(tǒng)里的官方說法,是公司的自動駕駛部門,通用對其插不插手、怎么插手,都只是策略性的問題——

讓Cruise保持獨立,是希望大公司病不會影響到新業(yè)務的創(chuàng)新;

空降高管介入Cruise的管理工作,是試圖公司運營能重回正軌。

Cruise的死活,從來都在通用汽車管理層的“一念之間”。

而Cruise被收購的這9年,對通用汽車來說一直都是個頗為沉重的包袱。

無他,搞自動駕駛實在是太燒錢了。

尤其是在robotaxi還無法商業(yè)化運營的階段,公司沒有營收,只能靠融資維持研發(fā)和測試工作。

Cruise能運營至今,全靠通用汽車多年如一日的持續(xù)輸血。

光是風雨飄搖的2023年,Cruise就如同燒紙一般,花完了19億美元:

要知道,這一年通用汽車的總利潤也不過101億美元,相當于六分之一都給了Cruise。

為一個遲遲沒能盈利的新業(yè)務砸這么多錢,即便對通用汽車這樣的大公司來說,也是相當大的手筆。而這份壓力,Cruise未必全然沒有感受。

過去的幾年里,支撐通用汽車堅持給Cruise砸錢的重要原因,是robotaxi業(yè)務廣闊的商業(yè)前景。

即使對Cruise的投資一直沒見到回頭錢,通用CEO瑪麗·博拉依舊認為Cruise有著“巨大的增長機會”。

當然我們無法確定瑪麗·博拉的這番表態(tài),究竟是出于真心,還是源自沉沒成本的被迫堅信。

但總之,大公司對新業(yè)務的扶持,終究是有上限的,Cruise對此恐怕也心知肚明。

事故頻出、信任危機爆發(fā)的2023年,或許就是雙方都失去耐心的具體表現(xiàn):通用迫切看到Cruise的價值,Cruise也力圖展現(xiàn)自己的價值,雙方的這份默契,決定了Cruise在商業(yè)化運營上急于求成的態(tài)度。

只是可惜,心急終究吃不了熱豆腐。那起“拖拽行人”的事故,成了壓倒Cruise的最后一根稻草,焦灼的局勢開始朝另一個方向發(fā)展。

2024年,通用汽車給Cruise的預算直接對半砍,從此前的每年20億美元削減到10億美元;

2024年11月Cruise公開承認對美國監(jiān)管機構提供虛假報告,更促使通用重新評估其重要性;

既然robotaxi業(yè)務的盈利還是遙遙無期,而Cruise已經(jīng)失去監(jiān)管機構和民眾層面的雙重信任,是否還有必要繼續(xù)堅持投入,直到無人駕駛的真正到來?

從一個月后,通用汽車宣布停止為Cruise提供資金、退出robotaxi業(yè)務的結果來看,答案無疑是明晰的。

那就是Cruise對于通用汽車來說,已經(jīng)幾乎沒有價值了。

或許Cruise作為一家自動駕駛公司,還有被挽救的可能。但作為通用汽車的全資子公司,當通用汽車決定換條賽道前往自動駕駛的未來,那Cruise也只能和大家說再見。

03. 車企走L4路線的終結?????

當通用汽車于去年12月,對外公開表示將調整自動駕駛戰(zhàn)略,優(yōu)先發(fā)展高級駕駛輔助系統(tǒng)時,Cruise的創(chuàng)始人兼前CEO凱爾·沃格特回之以陰陽怪氣:

“就算以前不清楚,現(xiàn)在也清楚了:通用汽車就是一群傻子!”

言下之意,自然是發(fā)泄對通用汽車放棄發(fā)展robotaxi業(yè)務的不滿。

他有足夠的理由這樣認為:Cruise作為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先行者和領軍者,深耕robotaxi賽道多年,Waymo在美、蘿卜快跑在中,雙方都在這個方向上穩(wěn)步推進。憑什么就Cruise走不通?

通用汽車現(xiàn)在以時間和資源不足的理由放棄,難保不是功虧一簣、倒在黎明前的黑暗,那才是前期所有投入全打了水漂的冤大頭。

可從另一個視角來看,通用也有足夠的理由放棄Cruise:2024年凈利潤大幅下滑40%,如果再堅持下去,說不定通用自己都會被這個吞金獸給吃垮。

作為一家全球車企,電動化轉型作為長期目標要布局,眼下電動車需求放緩要靠混動過渡,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也要保……全是難題!全都要錢!

回想通用汽車收購Cruise的初心,就是想通過收購,迅速獲得自動駕駛領域的領先優(yōu)勢,還能讓自家的L2智駕吃到技術紅利。

但某種程度上,Cruise的黯然退場,恰恰印證了車企根本不適合走L4一步到位的路子,而是應該和特斯拉一樣,選擇從L2到L4的漸進式發(fā)展。

一口吃成個胖子的愿景很美好,代價就是落地很難。

走漸進式發(fā)展自動駕駛的車企,開發(fā)的智能駕駛技術本就是為量產車服務,不存在白打水漂的情況。一點一滴積累都是經(jīng)驗、都有價值;

堅持走L4的自動駕駛公司,為了生計還可以賣服務,只要靈活點放下身價,給車企做適配性的L2輔助駕駛系統(tǒng)照樣可以謀生。

唯有賣身給車企的Cruise最為尷尬——

前期團隊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L4的robotaxi業(yè)務里,后期鑒于現(xiàn)實又抽調一部分精力去做L2,結果在立身之本的robotaxi上出了問題。

這直接導致金主通用汽車人財兩空,人(Cruise)失了信任,財(100億美元)不見回響,最后壯士斷腕二選一,放棄L4轉回L2漸進式發(fā)展自動駕駛。

甚至通用汽車還在公告中承認,說特斯拉所采用的端到端自動駕駛方案是正確的戰(zhàn)略,這正是行業(yè)發(fā)展的方向,Cruise已經(jīng)開始在這條道路上前進。

通用汽車看起來認命了,在實現(xiàn)自動駕駛問題的解法上也回歸行業(yè)主流。

或許端到端真是實現(xiàn)自動駕駛的正確解,但也有可能,通用繼續(xù)在L4上走下去,也能發(fā)現(xiàn)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是如今,Cruise的夭折讓通用再也沒有這個機會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