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或許是最好看的Redmi手機
    • 能玩好游戲,也能快速出擊
    • 驍龍870芯片不愧是更穩(wěn)妥之選
    • 側重于軟件能力升級的影像系統(tǒng)
    • 總結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Redmi K40系列體驗:1999元起售就真的香嗎?

2021/03/02
132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事實上,我的感覺有一半是對的:不同于此前的Redmi K系列手機,K40和K40 Pro的確共享了完全相同的外觀設計,光用肉眼很難區(qū)分。

硬件角度來看,兩款機型也有著大面積重疊:屏幕、電池、音頻、接口等完全相同,最大的區(qū)別是K40 Pro采用驍龍888和64MP主攝,而K40采用驍龍870和48MP主攝,其余的細微差異大都與平臺連接能力相關聯(lián)。

一樣的外觀與高度相似的硬件,是小米終于開始在標榜“極致性價比”的Redmi K40系列上敷衍消費者了嗎?不,它們反而是迄今為止最有誠意的Redmi旗艦,而且成功堅守住了一直以來所處的價位段——K40定價1999元起,K40 Pro定價2799元起。

在這個市場競爭加劇,材料供應縮緊成本提升的2021年初,K40和K40 Pro真的有點“狠”。

或許是最好看的Redmi手機

雖說Redmi K系列一直是“量大管飽”的高性能親民價手機,但Redmi K40和Redmi K40 Pro最討我喜歡的卻是外觀。

兩款手機共享黑(墨羽/亮黑)、白(晴雪)、藍(幻境)三種配色,墨羽有著大馬士革鋼刀花紋,由K40 Pro和稍后上市的“超大杯”K40 Pro+獨占。雷科技拿到的K40為亮黑色,GG5后蓋下的黑色鍍膜與亮面玻璃共同呈現(xiàn)出了近似陶瓷的質感,和初代MIX放在一起也不遑多讓。

晴雪和幻境也相當耐看,前者在AG玻璃下呈現(xiàn)出細膩柔和的純白觀感,后者利用多層鍍膜做出了藍色為基底的從橙到紫的變化,多樣卻清新。于是,淺色版本貼合學生和年輕人喜好,深色版本則讓年齡較大的用戶拿著也自然。

還有兩處細節(jié):主攝和長焦微距、超廣角則和副麥克風,分別成對放置在兩個等大的圓形之中,排布對稱且和諧,鏡頭蓋有64MP/48MP標識,是外觀區(qū)分兩款機型的有效手段。

塑料材質中框延續(xù)了K30的磨砂處理,頂部底部則是亮面,質感不錯還沒有天線注塑條。

K40的觸感也讓人有些意外——它變薄了。K20系列和K30系列,厚度大都在8.8mm到9mm左右,K40系列直接瘦身到7.8mm,電池容量保持在4520mAh。后蓋玻璃的G3曲率曲面部分握著頗為趁手,與中框的過渡剛剛好不會顯得突兀,也緩和了196g的重量感。

較薄的厚度對于小米手機實在太難得,早在一年多以前,其他廠商就響應大眾市場調研結果,積極推出厚度控制在8mm內的新機,然而彼時的小米還沒能走出續(xù)航困擾,選擇推出機身偏厚的大電池手機。K40的厚度和手感,逆轉了小米手機在過去兩年間“發(fā)了福”的印象。

K40系列的好手感恐怕離不開一個原因:不再使用升降式前置攝像頭。通過升降結構,之前的K系列得到了無缺口的真全面屏,K40讓步體積控制改成屏幕居中挖孔,但依然有追求。

孔徑僅有2.76mm,視覺干擾更小,即使和iQOO 7對比也能明顯察覺到“最小孔徑”真不是吹的。

K40系列的6.67英寸屏幕,直接用上小米11同款E4代AMOLED,ΔE≈0.35、JNCD≈0.36,有1300nit峰值亮度、900nit全局亮度、8192級前后光感,120Hz、MEMC、HDR 10+都齊全,進步明顯。稍顯可惜的是,K40削弱了直屏OLED常見的“彩虹紋”,但還沒有完全消除,看手機時偶爾會受到一定影響。

毫不夸張地說,Redmi K40的外觀設計是和諧的、有高級感的,不少常見于4000元以上機型的處理手法和質感,在這款定價錨定在3000元左右的高性價比手機上,得到了相近質量的呈現(xiàn)。我們甚至看到了小米經(jīng)典旗艦的一絲傳承——晴雪配色神似小米10 Pro的珍珠白。

淺色版本或許會更令人喜歡一些,有季節(jié)和年輕用戶的因素,也和視覺上的體驗有關聯(lián)。正面看過去,在K40系列屏幕顯示區(qū)域之外,除了BM區(qū)還有保護屏幕的塑料支架和中框,而淺色版本的正面投影面積看起來更小,視覺上的整體屏占比更高。

能玩好游戲,也能快速出擊

不同于之前K系列分為中端和高端兩個機型,小米對Redmi K40和Redmi K40 Pro的定義是“雙旗艦”。在我看來,既指代兩款都用驍龍8系平臺和高端化外觀,更有旗艦體驗變?yōu)槿禈伺涞囊饬x在里面。

K40系列在小米手機中首發(fā)了True Tone(環(huán)境色溫),此前大都見于定價數(shù)倍于K40的高端iPhone,帶來更舒適屏幕觀感。屏下設有色溫傳感器,根據(jù)外部環(huán)境光線實時調整屏幕色溫,范圍在4500K~7800K之間??梢钥吹?,K40的響應速度和效果和iPhone 12 mini不相上下。

游戲體驗也是K40發(fā)力點之一,除了更快的無線/數(shù)據(jù)網(wǎng)絡切換速度,還給屏幕配備了360Hz觸控采樣率,要知道主流電競手機也不過300Hz級別。此外,超分辨率觸控也頗有新意,提供最大19200*8640的觸控分區(qū),結合高刷新率,在游戲中有了更順暢精準的手感。

K40系列能搭載X軸線性馬達挺難得,要知道同價位許多機型是Z軸,有的還是轉子馬達。振動力度和小米11存在一定差距,不過同樣清脆精準,能恰到好處地對打字、交互等場景提供反饋。就不適應觸感交互的用戶而言,可能會成為他們嘗試開啟手機振動的契機。

不可否認的是,改用側邊指紋之后手機內部空間可以變得更加合理,而且解鎖速度也的確比屏下指紋更快。但客觀來說,在大多數(shù)消費者的認知中側邊指紋并不是一個高端技術,因此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Redmi K40的檔次。

而有時候,“檔次”總是一個微妙的銷量決定性因素。

那些小米手機常見的外部規(guī)格,K40系列自然沒落下:聽筒二合一揚聲器+底部超線性揚聲器的杜比認證雙揚聲器、紅外遙控(開孔還和頂部揚聲器做了結合)、雙路藍牙耳機連接、IP53生活防水等等,都一應俱全。哦對了,數(shù)據(jù)線、保護殼和33W充電頭都是標配。   

這個快變成“祖?zhèn)鞴に?rdquo;的充電規(guī)格被小米稱為“滿血版”33W,用了新的充電IC提升效率,電池也改為極耳中置。K40系列需52分鐘左右充至100%,勉強將充滿電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但和市面上那些65W甚至更高規(guī)格的手機比,這個成績就顯得有些相形見絀。

更重要的是,現(xiàn)在買一臺帶65W充電的手機,其實也不會比Redmi K40貴多少,只能說各有側重,各取所好。

驍龍870芯片不愧是更穩(wěn)妥之選

Redmi K40和Redmi K40 Pro在芯片平臺之外的其他規(guī)格幾乎完全相同,也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能更客觀地探明驍龍888和驍龍870,這兩款高通在2021年主打的旗艦移動平臺之間的差異。

雷科技模擬進行了續(xù)航測試,先后是1小時《王者榮耀》、1小時《和平精英》、1小時嗶哩嗶哩視頻播放、1小時本地音樂播放、15分鐘1080P 30幀視頻錄制,并打開120Hz刷新率顯示、環(huán)境色溫、MEMC等畫面輔助選項,試圖還原K40系列在滿血狀態(tài)下的續(xù)航表現(xiàn)。

從圖表中可以看出,K40和K40 Pro在絕大部分的測試項目中都表現(xiàn)出相似的耗電速度,看視頻時后者還更省電一些。只有在90幀最高畫質《王者榮耀》時,K40 Pro的耗電多了近一半,這可能和游戲本身的高負載下優(yōu)化表現(xiàn)有關。

在安兔兔跑分測試中,K40的成績是648500分,K40 Pro是718277分。而在3D Mark的Wild Life測試中,K40是4260分,K40 Pro是5649分。兩款手機的極限性能都和高通宣稱的平臺性能水準相符,不過K40 Pro在20攝氏度室溫下進行20次Wild Life循環(huán)壓力測試時出現(xiàn)了小意外:在倒數(shù)第二個循環(huán),出現(xiàn)了溫度過高警告。

雷科技注意到,兩臺手機同時放在桌上觀戰(zhàn)游戲,運行壓力和幀數(shù)波動大致相仿,都能以最高畫質和幀率運行《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但當我拿在手中玩游戲,卻會發(fā)現(xiàn)K40 Pro發(fā)熱速度更快,也更容易出現(xiàn)幀數(shù)波動。較快的發(fā)熱速度,或許真的是驍龍888手機不容易繞過去的坎。

或許是知曉驍龍888的“狂野”,Redmi特意為“超大杯”手機準備了一系列配件:無需連接和電力驅動的大魔王肩鍵,以及能有效降溫的冰封電競散熱背夾(希望不會像舊款冰封散熱背夾那樣,裝在K40系列上會卡住電源鍵)。

側重于軟件能力升級的影像系統(tǒng)

在有限成本下做產品是一門平衡的藝術,這句話放在Redmi K40系列上也不例外,影像系統(tǒng)硬件因此沿用了經(jīng)典配置。K40的主攝為48MP(IMX582),K40 Pro則是64MP(IMX686),副攝都是5MP長焦微距+8MP超廣的三攝,前置也都為20MP。

想要在2000元和3000元價位買到旗艦性能手機的消費者,往往也不會在意手機間的影像差距,大多數(shù)場景能掃碼能拍個亮就足矣。Redmi作為性價比手機的老兵,自然深諳其中的道理,但客觀來說這一套影像配置,確實有些“寒酸”。

夜景拍攝中也能發(fā)現(xiàn),小米的拍照算法已經(jīng)能有效提升畫面亮度和純凈度,成像質量的上限還是受到了鏡頭素質的影響,出現(xiàn)了眩光等瑕疵。

小米在相機軟件上的新東西,K40系列倒是全盤跟進:超級夜景視頻拍攝下放,還能用長焦微距來延時攝影,電影濾鏡、計算攝影和后期處理功能也都能找到。拍照體驗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K40系列的相機啟動速度和拍照的速度都挺快,反應靈敏不會讓人有過多等待。

來看看樣張吧:

Redmi K40 Pro主攝

Redmi K40主攝

超廣角

長焦微距

總結

最后,我們再對Redmi K40系列進行簡單的總結:

Redmi K40

優(yōu)點

  • 不錯的手感和機身視覺效果性能和體驗取得平衡屏幕觀感較上一代進步很大

不足

  • 充電速度、成像素質可以更好大多數(shù)功能都有但體驗上和真旗艦手機比仍有差距
  •  

  •  

Redmi K40 Pro

優(yōu)點

  • 不錯的手感和機身視覺效果迄今為止最便宜的驍龍888手機屏幕觀感較上一代進步很大

不足

  • 極限場景下發(fā)熱耗電有待提升充電速度、成像素質可以更好

本文發(fā)稿之前,K40系列的首批線上預售就已經(jīng)在開啟后數(shù)分鐘內售罄,就連原本留到第二天早上開啟的線下小米之家預定額度,也已經(jīng)被消費者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提前瓜分。市場對K40系列產品定義和售價的認同,足以在前所未有的瘋狂銷售中可見一斑。

但同時,Redmi K40系列的銷售情況也暴露出了他們的不足,那就是依然無法讓消費者可以隨心所欲地購買。這或許是這個時代下的一個悖論,一方面好的產品源源不斷地推出令人感到心潮澎湃,但另一方面消費者卻需要面對有錢也買不到(或者說得加錢)的尷尬事實,再好的產品也只是如“空氣”一樣存在于世上。

這樣的情況并不只是出現(xiàn)在Redmi上,但并不妨礙我們對這個現(xiàn)狀感到失望。

高通

高通

高通(英文名稱:Qualcomm,中文簡稱:高通公司、美國高通或美國高通公司)創(chuàng)立于1985年,總部設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市,高通的基礎科技賦能了整個移動生態(tài)系統(tǒng),每一臺3G、4G和5G智能手機中都有其發(fā)明。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技術研發(fā)的領先企業(yè),已經(jīng)向全球多家制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在中國,高通開展業(yè)務已逾20年,與中國生態(tài)伙伴的合作已拓展至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軟件、汽車等眾多行業(yè)。

高通(英文名稱:Qualcomm,中文簡稱:高通公司、美國高通或美國高通公司)創(chuàng)立于1985年,總部設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圣迭戈市,高通的基礎科技賦能了整個移動生態(tài)系統(tǒng),每一臺3G、4G和5G智能手機中都有其發(fā)明。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技術研發(fā)的領先企業(yè),已經(jīng)向全球多家制造商提供技術使用授權,涉及了世界上所有電信設備和消費電子設備的品牌。在中國,高通開展業(yè)務已逾20年,與中國生態(tài)伙伴的合作已拓展至智能手機、集成電路、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軟件、汽車等眾多行業(yè)。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