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E擂臺︱機械硬盤另找“山頭”為王,三星/金士頓/英特爾等廠商燃起SSD戰(zhàn)火

原創(chuàng)
2017/02/18
21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

在剛過去的 2016 年,關于 PC 存儲給人印象最深的當屬“脫了僵”的 SSD 價格走勢和頗有滅亡之勢的機械硬盤的命運。自 2016 年 5 月 SSD 開始漲價以來,120GB 的 TLC SSD 已經從 25 美元上漲到 37.5 美元,漲幅 50%;而 240GB 的 TLC SSD 已經從 44 美元上漲到 68 美元,漲幅達 55%,非??膳?。在恐怖的漲價之際,SSD 的優(yōu)勢讓機械硬盤處于尷尬境地,然而固態(tài)硬盤與機械硬盤又有怎樣的歷史糾葛,SSD 現在廠商又是怎樣的現狀,本期的《E 擂臺》將會為大伙揭曉。

2016 年 SSD 價格波動值

技術擂臺——歷史(固態(tài)硬盤崛起)
說到硬盤歷史,可以追溯到 1956 年,當時 IBM 公司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塊硬盤 350 RAMAC 其容量為 5MB,盤片直徑為 24 英寸,盤片數為 50 片、重量上百公斤??梢钥闯鲇脖P從出生至今已經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歷程,從昆騰時代,經歷 20~80G 時代,再到 80G~160G 容量的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隨后是 160G-320G 一代,如今的 TB 級別的硬盤已經不陌生。

那時從 IBM、邁拓、希捷、西數四國混戰(zhàn)到西數,希捷、邁拓相互惡斗,希捷收購邁拓事件更是令到硬盤市場進入雙雄爭霸年代。硬盤的發(fā)展是一本類百科全書, 一個個經典硬盤可以組成一座博物館。

然而現在異?;馃岬墓虘B(tài)硬盤(SSD)又要怎樣的發(fā)展史呢?在 90 年代末,有一些廠商開始嘗試使用 Flash 制造 SSD,進行艱難的市場探索。1997 年,Altec Computer Systeme 推出了一款并行 SCSI Flash SSD,接著 1999 年 BiTMICRO 推出了 18GB 的 Flash SSD,從此,Flash SSD 逐漸取代 RAM SSD,成為了 SSD 市場的主流。Flash 的特點是掉電后數據還在,真的像我們認為的硬盤了。

從 2003 年開始,現代 SSD 的時代終于到來,SSD 開始成為存儲行業(yè)的一個熱詞,固態(tài)硬盤的概念開始為許多人知曉。

2005 年 5 月,三星電子宣布進入 SSD 市場,是第一家進入這個市場的科技巨頭。也是第一家我們今天耳熟能詳的 SSD 廠商。2006 年,NextCom 制造的筆記本開始使用 SSD。三星推出了 32GB 的 SSD,認為 2007 年,SSD 市場容量為 13 億美金,2010 年將達到 45 億美金。9 月,三星推出了 PRAM SSD,另一種 SSD 技術,采用了 PRAM 作為載體,三星希望能取代 NOR Flash。當年 11 月,微軟的 Windows Vista 來到了市場上,是第一款支持 SSD 特殊功能的 PC 操作系統(tǒng)。

2013 年,PCIe SSD 開始進入消費者市場。2014 年,SSD 軟件平臺重構企業(yè)級存儲,這一年,SanDisk 11 億美金收購 Fusion-IO,希捷 4.5 億美金收購 Avago (LSI)的企業(yè)級 SSD 部門 ASD 和 SSD 控制器芯片部門 FCD(SandForce)。2014 年至 2015 年,SSD 徹底爆發(fā),在 2015 年全年,SSD 全球出貨量高達 1.02 億;相比于 2011 年的 1460 萬片,增長超 700%。反觀 HDD,卻狂跌了 24%。1.02 億片對 4.689 億片,短短五年,SSD 已經撼動 HDD 地位。

一項新興技術的崛起讓另一項技術失寵,機械硬盤似乎顯得有些落魄,關于機械硬盤的歷史這里不多累贅,但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 2011 年的泰國大洪水,因為泰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硬盤配件及驅動器生產基地,這個洪水算是給如日中天的機械硬盤一記冷水。趁著洪災,機械硬盤廠商大幅度漲價,1TB HDD 漲了一倍之多,市場價近 600 元。壟斷式的 HDD 市場,迫使消費者買單。2011-2012 年度,出現了希捷與西數出貨量下跌,反而利益大幅上漲的奇葩現象。


當然不僅一場洪水的問題,SSD 憑借著自己的優(yōu)勢(讀寫速度驚人,物理特性優(yōu)良,如低功耗、無噪音、抗震動、低熱量 、體積小、工作溫度范圍大等)讓機械硬盤茍延殘喘。不過在這個技術較量的擂臺上,機械硬盤并不是坐以待斃。

在 2013 年的時候,西部數據、希捷、東芝、日立(HGST)這四家僅存的機械硬盤巨頭第一次強強聯合起來,組建了一個“存儲產品協會”(Storage Products Association/SPA),共同捍衛(wèi)機械硬盤的傳統(tǒng)存儲市場,共抗 SSD 的新興勢力。死對頭變聯盟,有一種抗衡歷史潮流組成地下黨的感覺,但暗地里卻在搞著 SSD 的“勾當”。識時務者為俊杰,下面這張圖說明了 SSD 的崛起勢頭有多猛。

不過 HDD 也并不是找不到屬于自己的世界,細分市場方面,高性能企業(yè)級機械硬盤去年出貨量下跌 11.3%,但近線級硬盤卻增長了 1.5%,而桌面機械硬盤與筆記本機械硬盤出貨量下滑更是分別達到 18.6%和 19.9%。其中,消費電子硬盤表現最為搶眼,在游戲存儲和機頂盒的推動下,其出貨量增長 20.8%。業(yè)內人士認為,機械硬盤的未來要靠高容量機械硬盤承托,它們將成為數據中心云存儲服務的重要一環(huán)。

這場本是正面較量的技術擂臺,卻 HDD 另找山頭為大王的結局收尾。

?

SSD 廠商擂臺
固態(tài)硬盤的發(fā)展速度令人咂舌,從曾經的土豪玩物,變成如今電腦硬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SD 不僅給各位玩家很多快感,也讓廠商們拼的死去活來。到底有哪些廠商在這個 SSD 瘋狂的年代搶食呢?先看一組關于 2016 年 SSD 消費級市場廠商的市占率圖。


各個廠商都有自己什么獨特的招數呢?

三星
首先是市占率最高的三星,為什么它可以在消費級市場有這么高的市占率?不僅僅是“老資格”三個字那么簡單。據業(yè)內人士分析,三星的 SSD 從 830 開始為人所知,到 840 時代開始分化市場,840 加速普及,再到 840 Pro 在性能上更進一步,第一是因為品牌效應,第二是質量。當然稱霸消費級市場最重要的還是價格優(yōu)勢,三星之所以能有這么高的價格優(yōu)勢,主要因為三星從主控到 NAND 全部可以自己生產,這就具備了相對大多數廠商的成本優(yōu)勢,而從 840 開始三星在入門級 SSD 上使用了 TLC 閃存后更進一步增加了這種優(yōu)勢。

金士頓
2010 年,金士頓開啟了 SSDNow 之路,推出了 V100 系列 SSD,采用了 JMicron 主控,打開了金士頓邁向 SSD 的大門。金士頓何嘗不是應用價格戰(zhàn)術,讓人印象最深刻的當屬 V300 系列。

英特爾
Intel(英特爾)一直伴隨著 SSD 的發(fā)展而在這領域一直是掌控者。在 SSD 發(fā)展的初期,憑借著自身在芯片設計的底蘊,Intel 320、330 系列的性能十分不俗的,尤其在隨機讀寫性能方面。不過價格一直都很高大上,所以這些 Intel SSD 一度成為高端用戶的寵兒。

然而最近讓人印象最深的應該是英特爾的黑科技——Optane。使用了和鎂光同時研發(fā)的 3D Xpoint 技術,據說可以將存儲速度提高 1000 倍(PPT 數據),而且它的耐用性也會比普通閃存更高。理念是把內存和硬盤二合為一,3DXPoint Optane 非易失性存儲技術結合了 DRAM 內存的高速度與 NAND 閃存的數據保持性,(簡而言之就是有內存的持續(xù)讀寫、4K 讀寫速度,也有 SSD 的斷電儲存數據能力)。雖然尚未正式投入使用,但已經足夠讓整個存儲市場為之震驚!

?

西部數據、閃迪
2015 年 10 月,西部數據豪擲 190 億美元收購了閃迪,這讓西部數據快速轉型進入 SSD 市場有了譜。然后在 2016 年 11 月,西部數據正式發(fā)布了自家的 SSD 產品——WD Blue SSD(藍盤)系列和 WD Green SSD(綠盤)系列(后續(xù)將發(fā)布 WD Black SSD 黑盤)。

閃迪本來的 SSD 產品線就很齊全,擁有的“至尊高速系列”、“至尊極速系列”、“至尊超極速系列”,分別覆蓋低 / 中 / 高端用戶人群。雖然閃迪一直活在 SATA 的世界里,NVMe 的 M.2 趨勢席卷而來,但西部數據收購閃迪,擁抱取暖實為上上策。

東芝
東芝是一家開展 HDD、SSD、含存儲卡在內的 NAND 型閃存這三種存儲設備業(yè)務的企業(yè),在業(yè)內也是唯一的。目前在售的東芝 SSD 大部分為 SATA SSD,有 A100 系列、Q200 系列、Q300 系列等等。其中 Q300 更一度成為了“年輕人第一塊 SSD”,憑借著高性價比以及品牌的號召力而成為了市場熱門產品。至于東芝旗下的 OCZ 方面,均為具有代表性的發(fā)燒級產品,比如曾經參與最強 SSD 橫評的東芝 OCZ(饑餓鯊)的 RD400,更是讓大家對東芝的 SSD 表現眼前一亮。不過東芝 OCZ 還是賣主流級別的產品的,包括采用 TLC 的 TR150 系列以及 MLC 的 VX500 系列。

不過消費者更關心的則是價格問題,這個問題在 2016 年也上演了戲劇性的一幕,就是瘋狂的漲價。從 2016 年 1 月至 12 月的價格指數走勢來看,SSD 固態(tài)硬盤整體呈快速上漲趨勢,并且在 11 月、12 月沖上高峰,沒有回落的跡象。何時能降價呢?只能說短期是不可能了。

在這場存儲技術的擂臺上,HDD 似乎廉頗老矣,SSD 所擁有的優(yōu)勢來稱霸是一種時代趨勢,然而這種優(yōu)勢可能下一代劊子手的武器。比如英特爾、美光宣布推出的 3D 閃存,耐用性和速度都是目前 NAND 閃存的 1000 倍。在未來 SSD 會不會也遭遇不測?就怕高新科技來得太突然,讓人猝不及防。

更多關于 SSD 文章,歡迎點擊《與非網固態(tài)硬盤專欄》!

如果你對本欄目感興趣,歡迎點擊《E 擂臺》!

與非網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英特爾

英特爾

英特爾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物聯網和電腦解決方案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我們所生活的智能互連的數字世界提供支持。

英特爾在云計算、數據中心、物聯網和電腦解決方案方面的創(chuàng)新,為我們所生活的智能互連的數字世界提供支持。收起

查看更多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