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蜉蝣采采
哈嘍大家好,盡管蟄伏已久,蜉蝣君沒有忘記大家,這兩天除了吭哧吭哧地逛通信展,就是收集群里的各種鼠鴨梗圖
幫沒吃到熱乎瓜的朋友回顧下,前兩天江西某校學生在食堂里,發(fā)視頻說吃到疑似頭的異物
大家伙一看,這明顯就是老鼠頭啊,毛茸茸的有眼睛有鼻子有胡子,半張的嘴里還隱隱露出雪白的牙齒。
但是學校和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都斬釘截鐵地表示經過鑒定,這只是一塊鴨脖而已,可放心食用。當事同學也表示自己老眼昏花看錯了,確實是鴨脖。
這玩意到底是什么?網上也展開了大辯論。但鼠鴨兩派各執(zhí)一詞,莫衷一是,讓這件事始終籠罩在重重迷霧之中。
其實,咱們5G-A研究的碩果累累,只需拿出一個高級功能,瞬間就讓“鼠頭還是鴨脖”的答案無所遁形。
這項技術叫做:通信感知一體化。
這技術的名字看起來挺玄乎,其實原理也沒那么復雜。
想必大家在醫(yī)院體檢的時候,都做過B超。這玩意就是朝你的肚子里發(fā)射超聲波,然后根據五臟六腑骨頭對超聲波反射的不同來成像。
支撐我們上網的基站和手機,其實都是信號發(fā)射裝備,源源不斷地往外發(fā)射電磁波。既然超聲波能穿透皮毛成像,電磁波為啥就不行呢?
通信就是打電話上網,感知就是探測距離、速度或者成像。這倆事情5G-A都能做,主要把“通信感知一體化”這項黑科技整上就成。
想象一下,以后遇到這種事情,涉事學生除了拍視頻,還能用手機信號掃描成像來觀察內部結構。
剎那間,電磁信號穿透皮毛,異物內部的骨骼結構就顯示了出來。不需要任何分割解剖,一切細節(jié)歷歷在目。
如果里面僅僅是一節(jié)一節(jié)的脊椎骨,那就大概率是鴨脖或者雞脖,也有可能是鱔段(學生食堂一般沒這待遇),蛇段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鼠脖太短明顯不可能。
如果里面的骨骼赫然是一種動物的頭部,有兩個大眼眶,上下頜分明,四顆門齒長又尖,臼齒清晰可見,那就無疑是一種動物的頭而非脖子了。
專業(yè)一點的同學甚至可以通過頭骨上顳颥孔和顳弓的數(shù)量來分辨這個頭是來自合弓綱還是蜥形綱。
一切一切的真相,將瞬間水落石出,頭頭是道。
甚至,這一掃描,通信感知一體化功能可還以分辨并計算出這塊美味佳肴里面骨骼、肌肉和脂肪的比例,然后貼心地計算出卡路里含量,供健身人士參考。
如此這般,國安民樂,豈不美哉?5G-A及6G的通信感知一體化,確實前途無量。
欲知該技術詳情,請點擊下面鏈接:通感一體化:基站和雷達也能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