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歇電子能譜是一種重要的表征物質分子和固體表面結構的實驗手段。它通過測量由光或電子激發(fā)后產生的電子能譜來研究物質的電子結構、化學鍵性質以及反應動力學等。
1.俄歇電子能譜基本原理
俄歇電子能譜利用電子從材料表面逸出時所釋放的能量,可以反映材料的電子結構信息。其基本原理是在樣品表面照射高能電子或光子,電子與原子相互作用后,將部分能量轉移給另一個電子,使其逸出并形成俄歇電子,同時被激發(fā)的電子會留下空位。通過測量逸出電子的動能和角度分布,可以確定表面狀態(tài)密度、元素組成、電子束縛能等信息。
2.俄歇電子能譜發(fā)展背景
20世紀60年代,隨著積分電路和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俄歇電子能譜成為了研究表面科學領域的強有力工具。1977年,德國科學家瓦爾特·克魯斯(Wolfgang Kruse)和J·W·薩夫茨基(J.W. Savitsky)發(fā)明了望遠鏡式俄歇電子能譜儀,使得分辨率和靈敏度大幅提高,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3.俄歇電子能譜儀器分類
按運用范圍和技術特點分類,主要有平面俄歇電子能譜(PES)、角度分辨光電電子能譜(ARUPS)、時間分辨俄歇光電子能譜(TRPES)等。此外,常見的俄歇電子能譜儀包括帶能量分析器的電子能譜儀和飛行時間質譜儀。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