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導體市場在 2017 年給人最深刻的印象大概就是“缺貨”,從內存缺貨到晶圓缺貨,再到 MCU 缺貨,供不應求的態(tài)勢讓半導體廠商樂不可支。加之物聯(lián)網對低功耗 MCU 的強勁需求,國產 MCU 廠商迎來崛起和趕超的最好契機。在“風口”下如何保持自身發(fā)展步調,不隨波逐流,不被國際大廠“溫水煮青蛙”?對此,ELEXCON2017 深圳國際電子展上,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 MCU 事業(yè)部總經理謝文錄在接受與非網記者采訪時,給出了自己的見解。
華大半導體 MCU 事業(yè)部總經理謝文錄
作為后來者,必將狼性十足
大部分創(chuàng)業(yè)方法論都指出,當一個市場有老大存在后,機會只會越來越少,后來者最好避開這個市場,不要拿雞蛋去碰石頭。不過,在物聯(lián)網和人工智能時代“彎道超車”成為熱詞,這顛覆了許多人的直觀印象。而芯片(集成電路)又被喻為“工業(yè)糧食”,是數字經濟和信息消費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之一,是國家崛起的必經之路,作為后來者,國內廠商不得不去碰這塊石頭。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 IC Insights 的統(tǒng)計,從收購完成合并后的銷售數據看,NXP、Microchip 和 Cypress 2016 年 MCU 產品線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加上成名已久的 ST 和 TI 等,8 大 MCU 廠商全球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了 88%。這也就是說除了幾大 MCU 廠商外,小的 MCU 公司市場份額非常小。而專業(yè)領域近乎 100%是國際品牌,國內品牌幾乎沒有,國內芯片大多數屬于中低端芯片。這是擺在所有國產 MCU 廠商面前的現(xiàn)實,作為后來者將如何突圍呢?
對此,謝文錄認為國產 MCU 廠商有望憑借以下幾個方面蠶食國際大廠的市場份額:
·國內企業(yè)更貼近國內的用戶市場
預計到 2020 年,中國 MCU 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564.5 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 11.7%。國內巨大的市場需求對于像華大半導體這樣的國產 MCU 廠商是巨大的機遇,憑借近距離、高質量的客戶服務,國產廠商有望獲取更多的市場訂單。
·國內廠商成功感更強,且狼性十足
在不進行大規(guī)模收購的情況下,國際 MCU 大廠則表現(xiàn)平平,只有個位數的增長,比如 ST 和 TI。謝文錄講到,國際大廠的業(yè)績體量大,增速緩慢,員工的成功感相較于國內廠商要低很多。據 isuppli Research 研究報告,2011 年中國 MCU 市場銷售額約 30 億美元,到了 2016 年已經有 40 億美元。高增長的本土市場讓國內廠商可以很容易的實現(xiàn)雙位數甚至是三位數的業(yè)績增長,業(yè)務團隊狼性十足。
·價格也是一大優(yōu)勢
在接受采訪的過程中,謝文錄談到價格是國內廠商搶奪市場的一大優(yōu)勢。TI、ST 等國際大廠的 MCU 一般價位較高,而國產同等規(guī)格的 MCU 則價格相對較低,產品隱形成本更少,這對于客戶廠商的采購人員來說,是不得不考慮的因素。
·MCU 市場經常性缺貨是好機會
業(yè)者透露,今年來不少海外 MCU 廠產品交期自 4 個月拉長到 6 個月,日本 MCU 廠交期更拉長到 9 個月,至今年底都無法供貨,客戶轉單效應已逐步發(fā)酵,已有臺廠接獲轉單。而這樣的福利陸廠也并不會錯過,謝文錄分析認為這是國產 MCU 強大自身的好機會。
?
物聯(lián)網時代的動與靜
數據顯示,2015 年物聯(lián)網設備接入量為 134 億部,到 2019 年將達到 385 億部,過去的“啞巴”產品將變成智能產品,互相之間可以交流。根據預測,全球物聯(lián)網市場規(guī)模將從 2015 年的 7000 億美元增長至 2020 年的 1.7 萬億美元,復合增長率高到達 20%。中國市場方面,2015 年物聯(lián)網產業(yè)規(guī)模達到 7500 億元人民幣,預計到 2020 年將達到 1.8 萬億元。
在整個物聯(lián)網蓬勃發(fā)展的當下,華大半導體提出了“一靜一動”的產品布局:通過超低功耗技術緊扣各類終端設備的命門,滿足因實時收集數據而提出的超長時間待機的需求,源源不斷的提供物聯(lián)網設備“靜”的底氣;同時緊跟時代進步的趨勢,深度挖掘 MCU 控制的價值,專心做好電機變頻控制芯片,優(yōu)化電機控制算法,提升動力輸出的穩(wěn)定性,準確性和舒適性,幫助物聯(lián)網設備“動”得精彩。
華大半導體展品
在過去,談到數據,我們首先想到的是人對電腦輸入信息,在此過程中人更多的是充當物理世界通往數據世界的引路人。而在物聯(lián)網時代,終端設備的首要工作就是將人從重復機械、且少有思考的繁復工作中解脫出來,比如挨家挨戶抄水表,產線的外觀檢查等。面對著成指數級爆炸的信息量,實時快速獲取變化信息的能力,成為了物聯(lián)網終端進化的核心能力。實時獲取,意味著這些終端需要時刻“醒”著,隨時滿足系統(tǒng)喚醒的要求,同時保持極低的功耗,避免因為能量耗盡,過早的離線關閉功能?!鞍察o”的待機,恰如其分的描述了物聯(lián)網終端的這種狀態(tài),而作為終端設備中不可或缺的控制單元,MCU 自然承擔起了能源管家的角色,追求更低的待機功耗,更快的喚醒速度和更豐富的能耗管理模式。
針對物聯(lián)網低功耗的需求,華大半導體整合多年的超低功耗 MCU 開發(fā)技術經驗,基于 ARM Cortex-M0+內核,推出低功耗芯片系列,適用于各類對功耗有苛刻要求的應用場景。該系列產品可以讓設計人員無需犧牲功耗或增加成本,便可以得到更高的性能和更大的存儲容量。以最新一款 HC32L110 芯片為例,其高速工作模式下平均功耗控制在 90μA/MHz,而且具備僅 3μs 的快速喚醒能力。
HC32L110 芯片功耗參數
借助 32 位 MCU 的“東風”
未來,在物聯(lián)網 IoT 視域下全球工業(yè) 4.0、5G 網絡通信、新能源及自動駕駛汽車、家庭自動化的發(fā)展,將推動全球 MCU 市場需求繼續(xù)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預計到 2020 年,全球 MCU 出貨量將達到 317.8 億顆,在 32 位 MCU 平均價格下降幅度放緩的驅使下,到 2020 年,全球 MCU 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207.81 億美元,其中 32 位 MCU 出貨量將達到 166 億顆,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 137.8 億美元。。
32 位 MCU 是國產 MCU 巨大的機遇,華大半導體推出的 32 位電機控制 MCU 集成了高效、精準、平穩(wěn)的無霍爾電機 FOC 控制方案。這個方案不但集成了無刷直流電機 BLDC 與永磁同步電機 PMSM 控制所需的三相六路專用 PWM 信號發(fā)生器;還集成了完備的電機控制信號鏈模擬電路單元,包括高速比較器 VC、運算放大器 OPA、模擬數字轉換器 ADC。為了幫助用戶從零開始迅速掌握該方案,并應用到實際產品中完成量產,華大半導體更是提供了用戶全套的無霍爾電機 FOC 控制底層函數庫,包含:濾波器,坐標變換,三角函數,數學函數,PID 控制器,SVPWM,過調制技術,死區(qū)補償等。該方案擁有以下幾大特點:
·高性能的轉子位置、速度觀測器,收斂速度快,估算精度高,參數敏感性低
·可靠的初始位置檢測技術,能快速識別 SPMSM、IPMSM 的轉子初始位置,避免啟動中的反轉、抖動現(xiàn)象
·性能優(yōu)秀的 FOC 電子剎車技術,制動時間短,適用速度范圍大,剎車過程中電壓、電流可控,有效的保護功率器件和電機
·MTPA 與弱磁控制技術,有效的提升系統(tǒng)效率,擴大轉速運行區(qū)間
·豐富的系統(tǒng)保護功能,能快速可靠的實現(xiàn)過壓、欠壓、過流、堵轉、缺相等保護
中國作為 MCU 全球最大的消耗國,過度依賴進口的現(xiàn)狀丞待解決,國產 MCU 廠商突圍需要更多從業(yè)者獻計獻策。我們相信,借著物聯(lián)網的大潮,借著 32 位 MCU 的東風,國產 MCU 廠商崛起指日可待。
更多有關 MCU 的資訊,歡迎訪問 與非網 MCU 專區(qū)
?
與非網原創(chuàng)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