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1、前言
晶振電路的負載電容看似不起眼,但選錯了可就翻車了。在進行晶振電路設計時,X7R電容不適合用作晶振負載電容,原因何在呢?這個主要會關系到晶振的重要參數(shù)Crystal Pullability,接下來咱們就來深入分析一下原因,順便把Pullability的影響和計算再細細拆解一番,思路理清、賬算明白。
Part 02、為什么晶振負載電容不能用X7R電容?
晶振電路的負載電容直接影響振蕩頻率的穩(wěn)定性,而X7R電容雖然常見還便宜,卻不適合用在這里,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溫度穩(wěn)定性差
X7R是Class II陶瓷電容,溫度系數(shù)為±15%(-55°C至125°C)。這意味著溫度變化時,電容值可能漂移±15%。
晶振對負載電容的穩(wěn)定性要求極高,尤其是低速晶振,如32.768kHz的RTC晶振,因為其Pullability頻率靈敏度較高,電容值的小幅變化就會導致頻率顯著偏移。
舉個例子:假設晶振需要7pF負載電容,X7R電容在高溫下可能變成8.05pF或低溫下變成5.95pF,偏差達±1.05pF。如果Pullability是45PPM/pF,頻率偏差就是±1.05×45=±47.25PPM,每天時間偏差也會高達4秒以上。
2.電壓依賴性
X7R電容的電容值會隨施加的直流偏置電壓DC Bias變化而下降,這種現(xiàn)象在高電壓下尤為明顯。晶振電路中雖然電壓通常較低1.8V或3.3V,但對于高精度應用,任何電容值漂移那都是致命傷。
相比之下,推薦的C0G/NP0電容是ClassI陶瓷電容,幾乎沒有電壓依賴性,電容值穩(wěn)定,溫度系數(shù)接近0(±30PPM/°C),非常適合晶振電路。
3.老化效應
X7R電容會隨時間老化,電容值可能下降2-5%(每十年)。晶振電路需要長期穩(wěn)定的負載電容,老化導致的漂移會讓頻率逐漸偏移,影響系統(tǒng)精度。C0G/NP0電容則幾乎無老化效應,長期使用更可靠。
Part 03、Crystal Pullability晶振靈敏度
Crystal Pullability也就是晶振靈敏度,它衡量的是負載電容變化對振蕩頻率的影響,單位通常是PPM/pF。公式如下:
Cm:晶振的等效動態(tài)電容,單位pF,通常很小(如1-5fF)。
Co:晶振的靜態(tài)電容,單位pF,通常1-5pF。
CL:負載電容,包括外部電容和雜散電容,單位pF。
那么Pullability有什么意義呢?
低速晶振如32.768kHz的RTC晶振通常Cm較小,CL也較小,導致Pullability較高,從而電容變化對頻率影響大。并且負載電容越大,靈敏度越低,公式中分母是(Co+CL)2,CL增大時,Pullability下降,頻率對電容變化的敏感度降低。
實例分析:
兩個7pF電容并聯(lián),等效負載電容CL=7/2=3.5pF。
電容精度±5%,偏差=7×0.05=0.35pF,等效偏差=0.35/2=0.175pF。
如果晶振的Pullability=45PPM/pF,頻率偏差=0.175×45=7.875PPM。
時間偏差(以32.768kHz晶振為例):
增大負載電容:
假設換成兩個12pF電容,CL=12/2=6pF,精度仍為±5%,Pullability按公式重新計算:
假設Cm=2fF=0.002pF,Co=1pF,則:
電容偏差=12×0.05/2=0.3pF,頻率偏差=0.3×20.41≈6.12PPM。
時間偏差=6.12×86400÷1000000≈0.53秒/天。
結(jié)論就是負載電容增大,Pullability降低,頻率偏差減小,時間更穩(wěn)定。
所以晶振負載電容選X7R是個坑,溫度漂移、電壓依賴性和老化效應會讓頻率出現(xiàn)偏差,原因就是對于同一晶振的Crystal Pullability不變的情況下,負載電容的偏差會導致晶振振蕩頻率出現(xiàn)偏差。所以C0G/NP0才是正解。
有問題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交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