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到2023年,從Mate40到Mate60,呼喊遙遙領先的人越來越多。
在今天舉行的華為秋季發(fā)布會現(xiàn)場,余承東用一聲“遙遙領先”,掀起了臺下由一聲聲“遙遙領先”形成的連綿不止的音浪。如此聲勢之下,已經(jīng)很難再將它定義為一種調(diào)侃的戲謔,更像是能夠深入人心的,充滿底氣和希望的共鳴。
在Mate60系列發(fā)售前可能連他都沒想道,在沉寂了3年之后,華為手機重返高端市場會如此順利。但僅僅有手機是不夠的,也不符合華為鴻蒙生態(tài)的發(fā)展理念。隨著麒麟芯片回歸,華為的生態(tài)圈建設又有哪些新的變化呢?
從目前看來,大致可以分為兩方面:
一方面,通過更加豐富的產(chǎn)品,以及全新的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師”高端品牌來提升消費者的使用體驗,從消費者認知層面構筑出品牌應該有的調(diào)性;
另一方面,則是以搭載類似星閃等華為獨有的核心技術,提升華為生態(tài)間產(chǎn)品的連接速度、鞏固穩(wěn)定性,為短距傳輸帶來了顛覆性體驗這樣的“硬實力”。
從這次發(fā)布會發(fā)布的多款產(chǎn)品上,我們就能看到這樣“雙管齊下”的產(chǎn)品思路。
HUAWEI ULTIMATE DESIGN品牌
本次發(fā)布會,華為宣布了旗下最新的高端品牌——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師”。
雖然華為Mate 60系列已經(jīng)在8月底通過“先鋒計劃”偷跑,但在本場發(fā)布會上,非凡大師的品牌大使劉德華先生還是在宣傳片中向用戶展示了Mate60家族中最頂級的型號——Mate 60 RS|ULTIMATE DESIGN版。
在此之前,華為的RS版一直都是和保時捷設計合作,而在今年保時捷設計和華為的合作到期,華為在這個時間節(jié)點推出了自家的高端品牌ULTIMATE DESIGN 非凡大師,成功的“接過”保時捷設計的接力棒,繼續(xù)向高端品牌進發(fā)。
是不是很熟悉?在與徠卡的合作結束后,華為也迅速的用XMAGE接過了徠卡影像的大旗,構建了自己的計算攝影系統(tǒng),本次ULTIMATE DESIGN的推出,完美的復制了上一次的場景。
經(jīng)過目前已經(jīng)得知的信息,Mate60 RS后蓋依舊采用了比較硬朗的陶瓷設計,鏡頭模組設計為Mate RS用戶比較熟悉的八邊形設計,而鏡頭的硬件參數(shù)大概率和Mate60Pro+保持相同。
此外,在HUAWEI Mate 60 Pro+上備受好評的雙衛(wèi)星通信功能也得以保留,并且還在第二代昆侖玻璃的基礎上使用玄武鋼化玻璃技術打造了玄武鋼化昆侖玻璃,與陶瓷背板相結合,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日常使用的刮擦傷痕。
HUAWEI Mate60RS ULTIMATE DESIGN 共為用戶提供了炫黑、瑞紅兩個顏色。16G+512G版本售價11999元,16G+1TB售價為12999元,與之前的Mate系列RS版本價格幾乎保持相同。
同時,華為也在今天公布了此前一直盲定的Mate60 Pro+的售價,16G+512G的價格為8999元,16G+1TB的價格為9999元。
華為Watch Ultimate Gold Edition
前段時間巴塞羅那發(fā)布會上,華為正式推出了HUAWEI WATCH ULTIMATE DESIGN,但因為是海外發(fā)布會,所以很多小伙伴對其并沒有直觀的了解。
華為WATCH ULTIMATE DESIGN并不是華為手表的全新系列,在發(fā)布Watch 4系列之前,華為就已經(jīng)推出了Watch Ultimate非凡大師系列,這次與前代產(chǎn)品最大的不同,是全新的Watch Ultimate Gold Edition采用了18K金的間金設計,是目前市面上最貴的智能手表之一。
在華為WATCH 非凡大師系列產(chǎn)品的基礎上首次加入18K珍貴黃金材質(zhì),并以航行中掌握方向的輪舵為設計源泉,在表圈上純手工鑲嵌了六段18K黃金,更有黃金表圈、黃金旋轉表冠、黃金PVD鈦金屬表帶、創(chuàng)新可伸縮蝴蝶扣等精湛設計,此外在功能方面支持雙向北斗衛(wèi)星消息,支持百米潛水。
在Watch Ultimate Gold Edition之前,蘋果在發(fā)布初代Apple Watch時也推出過18K金的Edition版,但由于奢侈腕表和智能手表本質(zhì)上的沖突問題,讓蘋果在僅推出一代產(chǎn)品后就放棄了這個最高端的系列,后續(xù)該用陶瓷和鈦金屬材質(zhì)作為Edition系列的替代材料。
本質(zhì)上來說,只要給予足夠的保養(yǎng),腕表的走時會一直精準下去。而智能手表會隨著系統(tǒng)版本更新、電池健康下降,電路板老化等多個原因讓其在使用了兩三年后不得不退役。所以華為在蘋果失敗后依舊敢推出這么貴的Watch Ultimate Gold Edition系列,對負責Watch OS的軟件部門是非常大的考驗。
當然,你不得不承認HUAWEI WATCH ULTIMATE DESIGN從外觀來看,是一款非常合格正裝手表,它顯然不能和前代的非凡大師一樣被簡單的定義成登山或者潛水手表,而是和Apple Watch愛馬仕一樣更加適合正式場合。
HUAWEI WATCH GT4
除了鑲金的非凡大師,華為這次也更新了更適合普通用戶的HUAWEI WATCH GT4系列。并提供41mm和46mm兩種尺寸。
在功能上,這次GT4系列心率監(jiān)測功能TruSeen升級到了 5.5+,監(jiān)測更精準。血氧檢測、月經(jīng)周期管理 3.0、睡眠呼吸感知、脈搏波心律失常分析這些功能也都沒有被落下,結合Harmony OS4的“弦月窗”,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具智慧的交互體驗。
并且,這一代Watch GT4和帕梅拉進行合作,想必日常跳操較多的用戶應該對這個“女魔頭”不會陌生。
售價方面,華為WATCH ULTIMATE DESIGN為21999元。
華為HUAWEI WATCH GT4 41mm幻夜黑售價1488元,凝霜白售價1688元,皓月銀售價2688元。
HUAWEI WATCH GT 4 46mm曜石黑售價1588元,山茶棕售價1788元,云杉綠售價2688元。
HUAWEI WATCH GT 4 + S-TAG運動組合套裝售價為1788元。
華為HUAWEI MatePad Pro 13.2
這是華為本次秋季新品發(fā)布會上宣布的首款產(chǎn)品。為此華為打出了“十年大作,巨幕登場”的宣傳標語。這款華為世上最大的平板電腦搭載了OLED柔性屏幕,分辨率為2880x1920,支持144Hz高刷新率。
在發(fā)布會上余總將其和iPad Pro 12.6進行對比,可以看到MatePad 13.2的厚度和重量都遠低于iPad,機身厚度只有5.5mm,重量僅有580g。
作為大尺寸辦公和呈現(xiàn)影視內(nèi)容的平板電腦,MatePad Pro13.2采用了3:2的屏幕長寬比。在后殼材質(zhì)方面,MatePad Pro13.2采用了Mate60Pro相同的錦纖工藝,手感非常柔和細膩。
平板電腦的重頭戲,是華為為其配備了首款支持星閃連接技術的M-Pencil(第三代),它也是業(yè)界首款超萬級壓感的手寫筆。星閃技術的加持讓M-Pencil具有即用即連,穩(wěn)定高效的特點。
在充電和續(xù)航方面,MatePad Pro13.2支持88W有線快充,40分鐘就可以將電量充至85%,65分鐘即可完全充滿,是目前充電速度最快的平板電腦之一。
價格方面:
12GB RAM +256GB ROM價格為5199元
12GB RAM +512GB ROM價格為5699元
12GB RAM +1T ROM價格為6699元
16GB RAM +1T ROM價格為6999元
16GB RAM +1T ROM+鍵盤+手寫筆 價格為8299元
華為智慧屏V5 Pro
智慧屏相較于手機、平板在發(fā)布會上的存在感一直比較弱。但這次發(fā)布的華為智慧屏V5 Pro的存在感非常強,因為它只有85寸和98寸兩個“巨幕”版本。
硬件方面,華為智慧屏V5 Pro搭載全新發(fā)布的鴻鵠900,相比上代鴻鵠818的CPU提升200%、GPU提升160%,而相比普通電視的行業(yè)旗艦也在CPU上有81%以及119%的GPU提升。
此外,華為還為其搭載了4T+1T雙NPU,帶來了高階AI計算,能讓1080P的畫面“秒變”4K。
重點來了,華為在智慧屏V5 Pro上為用戶帶來了全新的絕對指向交互技術——華為靈犀交互觸控。
簡單來講,就是通過滑動、點按、拖拽等手機上才有的操控體驗,讓操控大屏像玩手機一樣簡單。得益于超小型天線、靈犀空間定位等自研技術的加持,華為智慧屏 V5 Pro成為了全球首款支持絕對指向交互的大屏。
在硬件屏幕方面,采用鴻鵠SuperMiniLED材質(zhì),全屏亮度有750nit,峰值亮度能達到了2000nit。華為本次在智慧屏V5 Pro的SmartBar中還加入了AI慧眼感知功能,當用戶進入智慧屏范圍內(nèi)屏幕會亮起,判定用戶離開后屏幕則會自動熄滅。
對于遙控器找不到的情況,華為智慧屏V5 Pro提供了查找遙控器的功能,用戶只需對著電視說:“小藝小藝,wide遙控器呢?”電視遙控器就會發(fā)出提示音讓用戶判定方位。
華為智慧屏 V5 Pro 98寸的售價為36999元,85寸的售價為24999元。
FreeBuds 3 Pro
在可穿戴設備上除了手表,F(xiàn)reeBuds系列也迎來了更新。本代FreeBuds3 Pro也搭載了華為在8月HDC上最新發(fā)布的星閃技術,相比傳統(tǒng)藍牙技術在功耗降低60%的前提下,傳輸速率卻提升了6倍,具備更低時延、更穩(wěn)定連接抗干擾能力。
由于搭載了華為自研的L2HC3.0技術,配合LDAC雙高清音頻解碼FreeBuds Pro3一次性就拿到了HWA和Hi-Res雙金標音質(zhì)認證。
星閃核心技術Polar碼的加入讓FreeBuds Pro3的傳輸抗干擾能力是AirPods Pro2的兩倍,傳輸距離也唱了20%。并且配合Mate60系列手機,F(xiàn)reeBuds Pro3為用戶帶來了業(yè)界首發(fā)的1.5Mbps無損音質(zhì),成為了市面上首款在無線耳機上實現(xiàn)超CD級無損音頻信號傳輸的TWS產(chǎn)品。
得益于麒麟A2芯片的加持,F(xiàn)reeBuds 3 Pro的耳機、充電盒均可獨立定位、查找,支持查找的時間長達9個月。
續(xù)航方面,單耳續(xù)航時間長達7小時,搭配充電盒的續(xù)航時間達到33小時。它的售價為1499元,提供雅青川、星河藍、冰霜銀、陶瓷白共計4種配色,今日開售。
華為智能眼鏡2
圖源:LU攝
作為華為智能眼鏡的初代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遇到最多的為題就是續(xù)航時間不足以及眼鏡腿比較寬厚愛事兒。
而2代眼鏡的發(fā)布,能夠明顯感受到華為在穿戴產(chǎn)品上要體現(xiàn)出來的一個核心設計理念就是“減重”。這次華為華為智能眼鏡2采用了β鈦合金、高密度板材等多種高端材質(zhì)打造,在保證硬度同時,也會有非常輕質(zhì)的穿戴體驗。
此外,作為一款有播放音樂講求一定影音娛樂功能的眼鏡,它在“聲音”方面的提升也不小,這次華為智能眼鏡2繼續(xù)采用開放式聽音設計,并首發(fā)了同向雙振膜澎湃單元,同時搭載逆聲場隱私聆聽2.0,帶來60%的防漏音能力。
續(xù)航方面,華為智能眼鏡2 的音樂播放時間長達11小時,相較于上一代產(chǎn)品提升了83%的續(xù)航能力,通話時間達到了9小時,對比上代直接翻倍。
華為智能眼鏡2 售價共分為三檔:太空光學鏡為2299元,金絲光學鏡為1899元,無框/飛行員/方形半框光學鏡為1699元,今日預售,9月30日正式發(fā)售。
華為路由BE3 Pro
全新路由華為BE3 Pro是整場發(fā)布會定價最便宜的單品,這也是華為首款支持Wi-Fi 7協(xié)議的無線路由器。通過雙頻聚合,官方聲稱有81%的下載速率提升以及降低52%游戲時延。接口方面,BE3 Pro擁有獨立電競接口以及2500兆網(wǎng)口。
目前BE3 Pro已經(jīng)率先升級到了鴻蒙4.0系統(tǒng),支持智能游戲加速、兒童關懷上網(wǎng)等功能。
華為路由BE3 Pro共分為兩檔,千兆網(wǎng)口版本為399元,2.5G網(wǎng)口版本為499元。
智界S7、問界M9
華為在這場“沒有汽車新品”的秋季全場景新品發(fā)布會上,還是放出了兩款新車型預告——11月上市的智界S7,以及12月上市的重磅車型問界M9。加上目前狀態(tài)正在火熱的全新問界M7,華為下半年的新車節(jié)奏是完全頂上去了。
雖然此次發(fā)布會僅僅是新車預告,PPT也只有寥寥數(shù)頁,但是現(xiàn)場的狀態(tài)火熱。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余承東對于這兩款車型的定位也是顯得信心滿滿,智界S7號稱在各個規(guī)格上超越Model S;問界M9則主打“1000萬以內(nèi)最好的SUV”。網(wǎng)友們都打趣道,問界的“華里南”要來了。
寫在最后
在發(fā)布會最后,余總還公布了一條專屬于華為的“One More Thing”,宣布了HarmonyOS NEXT鴻蒙原生應用的開發(fā)全面啟動。HarmonyOS NEXT開發(fā)者預覽版將于2024年第一季度面向開發(fā)者開放。
這是華為移動應用生態(tài)的歷史性跨越,如果HarmonyOS NEXT能夠克服原生軟件生態(tài)起步的困難,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將會看到更流暢、更智能、更安全的原生鴻蒙應用出現(xiàn),機圈將真正的迎來iOS、Android、HarmonyOS三足鼎立的時代。
首款多檔可變光圈鏡頭模組設計、首款北斗短報文衛(wèi)星通訊產(chǎn)品、首款自研芯片5G手機、首款搭載天通衛(wèi)星的“移動衛(wèi)星終端”,首個自研無線通訊技術星閃,在這一千五百多天以來,華為用用了一個又一個“首次”向我們證明,遙遙領先并不只是一句開玩笑的口頭禪,而是華為投入重金研發(fā)、集團上下同心聚力、共創(chuàng)新境所得出的共鳴。
在本次發(fā)布會的最后,華為用一首《光輝歲月》作為結尾,但這家公司的“光輝歲月”絕不會止步于此。9月,是全球半導體產(chǎn)業(yè)鏈全面復蘇的拐點,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