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業(yè)圖譜

2.92mm,3.5mm和SMA連接器

2022/04/26
871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2.92mm,3.5mm,SMA連接器分不清? 

SMA是Sub-Miniature A connector的縮寫,是我們用的最多的連接器,至少我是這樣。但是SMA的使用壽命有限,可以重復連接約500次。不過,不管是電纜,還是其他SMA連接器,經常是還沒到它的使用壽命,就不知道去哪里了。

3.5mm連接器是由Hewlett Packard(現(xiàn)在的keysight)和Amphenol聯(lián)合設計的,當時是想將其它作為SMA設備的校準測量。所以設計3.5mm連接器時,是希望它能夠:

(1) 最高工作頻率能到26.5GHz;由于足夠的設計余量,3.5mm連接器的實際工作頻率能達到33GHz。

(2) 可以重復連接上千次以上

(3) 可以與SMA直接連接

2.92mm連接器的最高工作頻率為40GHz。其又被稱為K頭。

3.5mm連接器和2.92mm連接器,都是以其外導體內徑命名的。

 

 為什么這三者之間能夠互聯(lián)呢?

IEEE 287規(guī)定了3.5mm連接器和2.92mm連接器的尺寸,MIL-STD-348則詳細定義了SMA的各項尺寸。

查看IEEE 287[1],我們可以看到3.5mm連接器和2.92mm連接器的尺寸分別如下。在標準中,分普通精密連接器(GPC,general precision connector)和實驗室精密連接器(LPC,laboratory precision connector)兩種類型。

 

查看MIL-STD-348,可以看到SMA的標準尺寸如下圖所示。

從以上圖中,各連接器的尺寸,可以得出下列對比表。

由此,可以看出,三者之間,理論上是可以不借助轉接器,直接互聯(lián)的。

舉個例子,若分別將SMA與SMA連接,SMA與3.5mm連接,3.5mm與3.5mm連接,三者之間的性能對比如下圖所示。

 

可以看到,3.5mm-3.5mm直連的性能最好,其次是3.5mm-SMA直連,最后是SMA-SMA直連。

文獻[3]中提到將SMA、2.92mm、3.5mm連接的方法。 

 

以上說法中,將SMA與3.5mm/2.9mm直連,應該是指SMA為male,3.5mm/2.92mm為female時;將3.5mm/2.92mm與SMA直連,應該是指3.5mm/2.92mm為male,SMA為female時。

不過,理論上能直聯(lián),但是建議大家,有條件,還是用個轉接器吧。直接連接,還是比較容易壞接頭的,我就懟壞過一個。

參考文獻:

[1] IEEE 287,IEEE Standard for Precision Coaxial Connectors (DC to 110 GHz)

[2]MIL-STD-348 PERFORMANCE SPECIFICA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COAXIAL, TRIAXIAL, AND

TWINAXIAL CONNECTORS AND INTERFACES

[3]https://www.everythingrf.com/community/3-5-mm-2-92-mm-and-sma-connector-compatibility

[4]http://na.support.keysight.com/pna/connectorcare/What_mates_with_what.htm

相關推薦

登錄即可解鎖
  • 海量技術文章
  • 設計資源下載
  • 產業(yè)鏈客戶資源
  • 寫文章/發(fā)需求
立即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