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林
最近,美國政府宣布自3月4日起,對中國出口至美國的白色家電(簡稱“白電”)產品加征10%附加關稅。
疊加2019年“301條款”生效的25%關稅以及年初已實施的10%稅率,意味著我國出口至美國的家電產品將面臨高達45%~47.2%的綜合稅率。其中,家用空調的稅率突破45%、冰箱、冷柜稅率達到45%~46.9%、因為反傾銷稅的影響部分產品甚至高達49.72%。
面對突如其來的關稅沖擊,白電產品也開始承壓。
?01白電MCU,需求旺盛
2024年白色家電產品MCU需求量為10.6億顆,同比增長12.7%。這數據很直觀地反映了白電MCU市場發(fā)展的蓬勃。在白色家電中,MCU的應用非常廣泛。
有電機控制類,在空調、冰箱、洗衣機中,MCU通過集成PWM(脈沖寬度調制)功能,實現對電機的精確控制。比如靈動微電子推出的MM32SPIN0280,主要用在空調、洗衣機的電機控制。
有智能控制類,比如高端冰箱配備了智能溫控系統(tǒng),通過MCU精確調節(jié)冷卻效果,節(jié)省能源的同時提供更舒適的保鮮效果。有用戶界面控制,MCU集成了LCD/LED顯示、觸摸控制等功能,為白色家電提供了直觀友好的用戶界面。比如中微半導推出的CMS89F62x5B系列MCU,內置電容式觸摸按鍵模塊,支持靈敏度調節(jié),能夠在冰箱、洗衣機、空調中起到顯示和觸摸控制的作用。
其他的方面,MCU還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如能效優(yōu)化、傳感器數據采集、網絡通信和智能互聯、安全可靠性保證等。
MCU增長原因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
第一,白電市場生產端旺盛,對MCU的需求增加。近年來,中國白電市場一直保持穩(wěn)定增長。一方面是國內對高端白電產品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是海外市場需求很強。白電出口海外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尤其是在如拉丁美洲、中東、東南亞等,需求增速很快。2024年我對全球家電產品(白電)累計出口1286.4億美元,同比增長14.8%,已經是連續(xù)四年超過千億美元。那么白電廠商為了滿足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產規(guī)模,增加了對MCU等核心零部件的采購。
第二,隨著智能和變頻的發(fā)展,MCU多樣性需求逐漸釋放。MCU在智能化上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智能家居需要通過MCU實時處理傳感器數據,實現智能家居設備的智能聯動和場景控制。比如,通過圖像識別技術,智能門鎖可以識別主人的面部特征,實現無鑰匙進入;智能照明系統(tǒng)可以根據室內光線和人員活動情況自動調節(jié)亮度和色溫。
恩智浦去年推出的i.MX RT700跨界MCU系列,能夠實現實時處理傳感器數據,瞄準的就是智能家居設備。而在MCU中集成NPU的不只是恩智浦一家,意法半導體、英飛凌等都推出有集成NPU的MCU。如意法半導體的STM32N6系列,是其首款配備NPU的MCU;英飛凌發(fā)布的PSOC Edge E81、E83和E84微控制器,里面的NNLite正是一種用于加速神經網絡的專有硬件加速器。從目前,白色家電對MCU的需求來看,空調是MCU需求最大的領域,占比超過57%,其次是洗衣機(32%)和冰箱(11%)。
?02關稅帶來的壓力
45% 的高額關稅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給中國白電企業(y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從利潤空間來看,關稅的增加直接導致企業(yè)出口成本大幅上升。原本具有價格優(yōu)勢的中國白電產品,在高額關稅的加持下,利潤被嚴重壓縮。對于一些利潤微薄的產品,甚至可能出現虧損的情況。
在市場競爭力方面,中國白電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yōu)勢被削弱。美國消費者在購買家電時,價格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中國白電產品因關稅導致價格上漲后,與其他國家的同類產品相比,價格競爭力明顯下降。利潤和市場競爭力的下降,自然會帶來出口量的下滑。
總體來看,對整個白電產業(yè)鏈還是產生了沖擊。對于MCU其實會帶來兩方面影響:
第一,促進國內MCU出海建廠。中國白電企業(yè)一直在推進全球本土化發(fā)展,比如格力、TCL都在巴西建廠,那么部分白電的產能向海外轉移,那么會減少對國內的MCU的直接采購。但目前,隨著全球供應鏈的調整,MCU廠商也開始在海外布局生產基地,這對于國內MCU的發(fā)展是更為健康的。
第二,倒逼MCU廠商產品升級和技術迭代。對于白電來說,高端化、智能化的趨勢是始終在繼續(xù)的,并且在關稅疊加下,為了提升產品競爭力,白電企業(yè)將更加注重智能化功能的開發(fā)。那這就需要國產MCU向高性能、低功耗、集成化方向發(fā)展。
?03國產MCU廠商,走向升級
白電MCU并不需要3nm工藝,但采用成熟制程工藝的白電MCU開發(fā)也并非易事。在和中穎電子交流時,其董事會秘書潘一德分享到:“白電MCU的產品品質的要求和進入門檻很高,長跑型廠商才有機會,一般的廠商很難進去?!?/p>
從市場競爭格局來看,白電MCU的競爭依舊激烈。國際廠商如瑞薩電子、恩智浦、意法半導體、微芯科技、東芝等在中國白電MCU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累計市場份額約為57%。國內這邊,如中穎電子、靈動微電子、峰岹科技、兆易創(chuàng)新等市場份額正在逐步提升,累計市場份額約為31%。
白電MCU的競爭一直被稱為“血戰(zhàn)”。我們看近五年來白電MCU的價格變化。
2021年因為疫情原因,MCU平均售價上漲10%,創(chuàng)下25年來最大漲幅。2022年,部分MCU價格繼續(xù)上漲,尤其是中高端型號。例如,ST的STM32系列和兆易創(chuàng)新的GD32系列部分型號價格回升。2023年,白電MCU需求有所改善,Infineon、NXP、ST等國際大廠將更多資源轉向汽車和工業(yè)領域,白電MCU市場競爭壓力相對減輕。這一年中,國產MCU廠商數量迅速增加,市場競爭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如小家電和消費電子領域。彼時有工程師在電子論壇反映,有廠里的新產品要求使用成本低至3毛錢以下的單片機(MCU),且功能要求繁多。這種情況下,部分供應商為了爭奪訂單,甚至愿意免費開發(fā)產品。
被稱為國產MCU的“卷王”的普冉股份,2023逆勢117%增長,通過工藝優(yōu)勢(華力40nm)拼出一條血路。還有樂鑫科技,抓住了物聯網的浪潮,Wi-Fi MCU領域表現亮眼,實現營收14.33億元,同比增長12.74%。白電MCU的戰(zhàn)場始終激烈,但國內白電MCU企業(yè)總有一股子韌勁。中穎電子從小家電MCU市場做起,現在在工規(guī)級家電 MCU、電機控制 MCU也取得不錯的市場份額。
在白電MCU方面,已經可以做到性能比國外大廠更好,但價格略低。美的的多款智能家電產品(如智能空調、智能冰箱)采用了中穎電子的32位ARM Cortex-M3內核MCU,支持變頻控制和智能溫控功能。蘇泊爾的智能電飯煲和電磁爐也采用中穎電子的8位和32位MCU。目前來看,中穎電子加大了對32位MCU的投入,逐步從8位和16位架構向32位ARM Cortex-M3/M0+架構過渡。SH87F8962是中穎電子推出的32位雙核MCU,集成Wi-Fi/BLE無線聯網功能,適用于智能家電。
在Wi-Fi MCU方面,一直是樂鑫科技的強項,其MCU在家電領域的應用比較廣泛,并且其 ESP32-P4采用雙核RISC-V架構,支持高性能處理和低功耗運行。樂鑫科技的MCU產品以高性價比著稱,適合成本敏感型市場。
在AI領域,樂鑫科技在有意識地布局。之前推出的ESP32,這是一款集成了Wi-Fi和藍牙功能的MCU,雖然沒有集成NPU,但其雙核處理器和豐富的內存資源使得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支持AI應用。通過加載輕量級模型和使用優(yōu)化算法,ESP32可以實現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功能。
專注做電機控制MCU,國內比較好的是峰岹科技。其MCU產品在電機控制領域表現出色,支持高效節(jié)能的變頻控制。最近業(yè)績增長非???,2024年營業(yè)收入達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94%。產品上采用自研“8051+ME”雙核架構,ME內核專門用于電機控制算法的硬件化實現,顯著提升了計算速度和控制精度。目前產品是在美的、海爾的冰箱、洗衣機等應用。
值得注意的是,其實家電企業(yè)造MCU也有一定進展。美的旗下美仁半導體,其主控MCU MR88F001單顆芯片累計銷量超過1000萬顆,市場反饋的失效率僅為0.9ppm(百萬分之零點九),領先于行業(yè)水平。并且在2024年,躋身2024年上半年白電市場MCU品牌TOP5榜單。
?04結語
今年,DeepSeek的火爆,帶來的AI沖擊也自然波及了MCU領域。現在的MCU在技術層面有三大發(fā)展趨勢:AI融合、集成度提升、架構創(chuàng)新與制程迭代。正如兆易創(chuàng)新MCU事業(yè)部產品市場總監(jiān)陳思偉表示:“邊緣計算的需求正在推動AI算法與MCU的深度結合。MCU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控制功能,而是逐漸集成AI推理能力,用于圖像識別、語音處理、設備預測性維護等場景。”
圍繞著AI,將邊緣AI技術融入MCU,是國內MCU企業(yè)升級的一種有效的路徑。市場研究機構預測,到2025年,具備AI功能的MCU產品將在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其應用場景將覆蓋汽車電子、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工業(yè)自動化、智能安防等多個領域。因此,即使有關稅沖擊,國內MCU也不必過多驚慌,多個賽道布局,提升自己的MCU產品性能,MCU市場的增長潛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