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基于公開資料撰寫,僅作為信息交流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01、初識PCB:電子產品之母,你很難不動心
1)有電的地方就有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縮寫為大家熟知的PCB,又被稱為印刷電路板,因其制造采取“電子印刷”工藝而得名。
PCB的作用,是充當電子元器件進行電氣互連的載體與起到支撐作用的基座,不僅為線路提供電絕緣等電氣阻抗特性,還承載著電子設備的數字/模擬信號傳輸、電源供給、射頻信號發(fā)射/接收等功能。其實,理解PCB也沒有這么復雜,在家中,不同的電器需要通過復雜的電路最終連接起來,電子設備也是類似的,里面的元器件需要通過電路連接才能運轉。只不過當今的電子設備越來越追求小型化,所以如芯片、電容、電感、電阻、繼電器等元器件,就需要通過PCB板子上的微縮化線路連接起來,而不是直接使用笨重的電線。這就形成了,有電的地方就有PCB,其應用下游涵蓋消費電子、PC、通信、汽車電子、航空等眾多產業(yè),所以PCB也被大家親切的稱為電子產品之母。
PCB行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跟隨數字經濟發(fā)展,歷年來都是持續(xù)增長的態(tài)勢,期間穿插著周期波動。根據行業(yè)內最權威統(tǒng)計機構Prismark的數據,全球PCB市場規(guī)模在2022年達到了817億美元,過去的復合增速在3.8%左右。按照這個速度,預計到2027年,全球的PCB市場規(guī)模將有望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1000億美元是一個什么概念,同為元器件的半導體,全球市場規(guī)模5000-6000億美元,PCB的市場將達到半導體的1/5,這顯然是不容忽略的一個大市場。另外,中國的PCB行業(yè)在全球的地位,是遠領先于半導體的,是一個相當具有競爭力的環(huán)節(jié)。
2)中國PCB受益于產業(yè)轉移而獨冠全球
過去十多年,中國PCB行業(yè)產值的復合增速達到8%,基本倍速于全球行業(yè)增速的3.8%。PCB是一個資本、勞動和技術的密集度都相對均衡的行業(yè),因此過去產業(yè)跟隨著電子產業(yè)的變遷以及對低成本的追求,從由美歐日轉向韓國、中國臺灣,最后又轉向中國大陸??梢哉fPCB和中國是天作之和。
首先,中國是全球PCB消費的主要地區(qū),在生產端又具備勞動力、資源、政策、產業(yè)聚集等全方位的優(yōu)勢;最終過去30年,在臺商、港商的幫助下,中國大陸最終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形成全球最大的PCB產業(yè)集群。產能角度,2006年中國便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PCB生產國,時至今日,中國大陸產能在全球的 占比達已經達到驚人的54%。日本、中國臺灣,只保留了部分高端PCB產能。而現(xiàn)如今的中國PCB企業(yè),開啟了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地區(qū)建廠的熱潮,頗有行業(yè)領導者的風采。
技術方面,國內PCB企業(yè)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如蘋果手機用的軟板FPC,鵬鼎控股和東山精密,已經替代日系企業(yè),占據了主要的份額。在配合特斯拉的智能汽車戰(zhàn)略中,國內的世運電路、東山精密等企業(yè)走到了最前面;而最新的AI服務器中的HDI板,國內的滬電股份、勝宏科技等也大有超越臺企的趨勢。根據Prismark的預計,即使到2028年,中國還是牢牢占據PCB的頭把交椅,即使份額提升最快的東南亞,也得益于中國企業(yè)過去投建新的產能而非其本土企業(yè)的崛起。
3)每一次創(chuàng)新都不會缺席
不用細數太長的歷史,就僅以過去6年的維度來看,PCB就深度參與了三次產業(yè)大革新:
- 2019-2020年,全球5G建設大幕拉開,PCB作為基站中核心的零部件,享受了量價齊升的甜蜜時光,代表公司深南電路和滬電股份,靠供應通信設備龍頭公司,區(qū)間最大漲幅都高達5倍左右。2021年前后,汽車中的電子控制單元(ECU)數量不斷增加,對PCB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特斯拉成為全球創(chuàng)新的發(fā)動機,切入特斯拉PCB供應鏈的東山精密、世運電路等收獲了明顯的阿爾法。2023-2024年,AI算力基礎設施軍備競賽,服務器、交換機和光模塊,所需要的PCB技術含量明顯提升,以及端側AI也帶動了PCB的升級,滬電股份、勝宏科技、深南電路、生益電子、景旺電子、鵬鼎控股等公司,均有非常亮眼的表現(xiàn)。
以最近產業(yè)內最火的AI算力相關的PCB為例,通過拆解英偉達全系列產品,能明顯地看出PCB參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趨勢。
1)英偉達的DGX架構服務器,采用的是GPU托盤和主板托盤雙層結構,其中GPU托盤容納GPU模組,包含1個UBB以及8個OAM,這都是新增的PCB用料;
2)而最新英偉達升級到的GB200 NVL72機架式服務器中,包括18個compute tray和9個NVlink switch tray,中間需要新增多塊PCB來支撐,單臺服務器所需要的PCB價值量就達到數萬美元。且隨著AI服務器的升級,也將服務器行業(yè)對PCB的需求逐步切換到HDI,因此HDI將是未來5年增速最快的PCB細分品類,根據Prismark預計,2023-2028年HDI的CAGR將達到16%。
隨著服務器用量增加,且產品制式升級到HDI,PCB行業(yè)開始出現(xiàn)結構性的爆發(fā),在AI服務器中需要的PCB市場,就從當前的不到4億美元,到2025年估計將飛速增長到40億美元左右。與AI服務器一起,AI系統(tǒng)、存儲、交換機等網絡設備以及光模塊,也需要更多更高階的PCB,再次為這個成熟的行業(yè)注入新的成長動能。
02、再看PCB:回歸現(xiàn)實,為什么并沒有那么誘人?
1000億美元的市場規(guī)模不可謂不大,而且還將持續(xù)增長,隔三差五還有不小的技術創(chuàng)新;另外,中國PCB企業(yè)的競爭力不可謂不強,還享受著產業(yè)集群的優(yōu)勢。理論上這應該是一個長坡厚雪的賽道,但現(xiàn)實卻很難令人滿意。
雖然PCB行業(yè)的故事很誘人,但深究下來,這個行業(yè)分析起來卻不太容易,投資上甚至還是很折磨人的,即使后視鏡的選中了鵬鼎控股、滬電股份和深南電路這3個A股當前市值最大的PCB公司,但過去數年的股價大幅波動讓人也是備受煎熬,而其他很多小公司甚至還經歷了價值毀滅的過程。
1)行業(yè)最大的特性,是散
不同于其他科技行業(yè),PCB的技術壁壘并不算高,2006年之后基本就不存在革命性的重大的技術變化;而且同時PCB產業(yè)鏈較短,涉及的材料設備也較少,就是用銅箔、玻纖布、樹脂這三大基材,先做成覆銅板(CCL),再利用類似半導體的簡化流程工藝,做成PCB板成品,工藝上也沒有太多值得著墨的地方。也正是因為如此,研究和投資的難點,形成了3個“散”:
- 產品種類散:按照主流的分類,PCB板主要包括單面板、雙面板、普通多層板、高密度互連板、封裝基板、柔性板等;特殊場景還需采用特殊類型PCB板,如背板、高速多層板等。隨著下游需求提出更高要求,種類還將增加。
- 下游需求散:按照主要下游,手機(占比19%)、PC(14%)、消費電子(13%)、通信(13%)、汽車(13%)、服務器(12%),如此分散的賽道,沒有什么超級大貝塔可言。
- 上市公司散:A股已上市的PCB公司,就多達40家以上,市值從10億元一直到800億元都有,而且位次變化也很大,很難說有常勝將軍,需要跟蹤的公司數量確實也比較多。
三個散點相乘,這就會對投資造成一個重大的問題,勝率的快速下降。坡確實夠長,但都是顛簸路。映射到產業(yè)規(guī)律的結果就是,這個行業(yè)看似很大,但要做這么多產品,服務好這么多下游和客戶,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以全球現(xiàn)在收入體量最大的鵬鼎為例,占據全球市場份額也就將將6-7%。其他領域百試不爽的強者恒強的邏輯,在這個行業(yè)很難行得通,似乎一個企業(yè)靠激進的產能擴張,或者某個類似產業(yè)轉移的歷史機遇,就能逆襲成為龍頭。這也是過去幾十年,為什么PCB這個領域城頭大王旗經常變換的原因。
2)成長陷阱之爭,行業(yè)價值幾何?
在價值投資的方法論中,經常提到一個叫價值陷阱的概念。指的是投資人基于低估值去買入股票,但卻忽視了這些股票背后可能存在的業(yè)務或財務問題,最終就是便宜的股票可以跌得更便宜。但對于成長股的投資者而言,很少有人提到一個類似的概念,那就是成長陷阱。很多行業(yè)或者公司初看是成長,但是最終過了幾年,收入端確實兌現(xiàn)了高增長,但是利潤或者現(xiàn)金流卻告訴你都是空歡喜一場。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2013年國內全民LED熱潮,十年過后,雖然國內LED行業(yè)如愿以償成為全球第一,但投資人卻只剩一地雞毛。PCB行業(yè)也是一個接近成長陷阱的行業(yè)。我們選取了臻鼎科技、欣興電子、鵬鼎控股、滬電股份、深南電路,這幾家行業(yè)內公認做得最好的企業(yè),從他們的ROE水平來看,刨掉行業(yè)本身固有的周期波動,中樞水平可能在13-14%左右,算是及格但很難稱得上優(yōu)秀。
要知道,這可是最勤奮、最卷的中國人中,做出來的最好的幾家PCB企業(yè),ROE也就能達到這個水平,而且這還是沒有考慮現(xiàn)金流的情況。何以至此呢?雖然是電子行業(yè),但創(chuàng)新從來都不是PCB行業(yè)的主旋律。
從此前的論述也不難看出,PCB的創(chuàng)新是伴隨下游而起的被動式創(chuàng)新,不符合科技行業(yè)最性感的故事,即供給創(chuàng)造需求。換句話來說,PCB的創(chuàng)新是果不是因。真正的創(chuàng)新者是下游客戶,所以PCB價值量掌握在客戶手中,供應商沒有太多話語權,這就導致從大行業(yè)的維度來看,無法持續(xù)形成板塊效應。
作為陪跑者的PCB,從制造工藝流程上,除了少數產品如ABF載板等之外,又沒有類似晶圓代工那么強的規(guī)模效應和制造壁壘。最終形成了行業(yè)大而強,公司小而散的尷尬格局。所以這個賽道的雪,其實也不夠厚。
03、到底該怎么看PCB:中等生意,建議從這兩點入手
對于PCB行業(yè),是一個表面上長坡厚雪,屬于中國人的優(yōu)勢賽道;但深入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坡長但顛簸,有雪但不厚。最終呈現(xiàn)的結果就是雪球難滾大,可能好不容易攢起來的小雪球,也很容易遇到什么變化一朝歸零。所以從卡位上來說,PCB是一個還不錯的行業(yè),進一步下沉到企業(yè)的話,就只是一個中等生意,值得階段性或者局部把握,而很難建立長期的信仰。至于如何階段性把握,筆者有以下兩點思考供大家拍磚。
1.重點看結構性成長
PCB雖然資產比較重,但是由于下游分散,經常出現(xiàn)東邊不亮西邊亮的特點,同時沒有那么強的周期性,靠價格的巨幅震動來賺錢是比較難的。所以行業(yè)的落腳點,仍然是創(chuàng)新成長。如前所述,PCB最準確的定位應該是,伴隨式創(chuàng)新。
那么從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律上,真正需要關注的伴隨式創(chuàng)新有兩個繞不開的方向:1)更小,對應多層與柔性PCB;2)更高,包括高頻、高速。隨著電子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可穿戴設備,向小型化和便攜化發(fā)展,PCB也需要實現(xiàn)更小的尺寸,以滿足更嚴格的空間和性能要求。比如過去蘋果手機引領軟板類的創(chuàng)新,使得FPC龍頭鵬鼎控股成為全球PCB收入體量最大的公司。
另外一方面,微電子的創(chuàng)新,朝著高頻和高速兩個方向發(fā)展。高頻是由于電磁波信號的傳播所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華為和中興的5G設備更是獨步全球,AUU和BUU的變化,帶來了高頻高速PCB板的爆發(fā)性需求。
本輪的AI浪潮中,高算力需要信號能夠在不同的芯片之間快速傳遞,HDI為代表的高速板乘風而起,持續(xù)出現(xiàn)供不應求。重點盯著這兩個方向以及相關下游,如果哪家公司剛好在跟隨下游創(chuàng)新的風口上,將很可能享受一輪價值重估的高增長。但可能與此同時,其他品類的PCB可能仍然不瘟不火,PCB企業(yè)們的悲觀并不相通,我們只需要看那些在風口上的幸運兒即可。
2.擁抱大腿客戶
PCB種類極多,廠商通常針對客戶需求提供定制化方案,涉及PCB板類型、材料、層數、線寬/線距、板厚、產能等諸多方面。這也就導致了,雖然客戶話語權非常大,但其實也擺脫不了優(yōu)秀的PCB供應商,畢竟在其關鍵產品中,維持多供應商體系吃虧不討好,還容易出質量問題。
我們看到,在長期的商業(yè)競爭中,國內的PCB企業(yè)已經越來越成為下游大客戶的核心合作伙伴,蘋果、英偉達、特斯拉、亞馬遜、華為、中興等等,都出現(xiàn)了中國企業(yè)的影子。這點對于把握局部機會可謂相當重要,如果某個客戶有了重大產品迭代和創(chuàng)新,那它的核心PCB供應商,也將跟著實現(xiàn)規(guī)模的擴張。這可比單純的分析下游更為直接有效,因為優(yōu)質的客戶,往往就決定了下游的動態(tài),而新的產品,一般又有著最豐厚的利潤。
是為結語:由于AI算力基礎設施和AI終端投資火熱,市場對PCB的關注有增無減。但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的巨幅波動,總讓人身在局中更為困惑??瓷绞巧?,看山不是山,看山還是山。從產業(yè)視角,一層一層剝開,我們才可能更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