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 掌紋解鎖究竟是什么?
    • 一個似新非新的解鎖方式
    • 指紋、面容、掌紋下一個是什么?
    • 寫在最后
  • 推薦器件
  • 相關推薦
申請入駐 產(chǎn)業(yè)圖譜

掌紋識別,會是手機解鎖的下個答案嗎?

2023/12/14
1984
加入交流群
掃碼加入
獲取工程師必備禮包
參與熱點資訊討論

來源:雷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組?|?編輯:大月亮 |?排版:單環(huán)

12月7日下午,真我realme在新品發(fā)布會上正式推出了今年GT系列的第三款手機——真我GT5 Pro。這款官方號稱「質(zhì)價比之王」的旗艦新機在核心配置方面十分均衡,在3000-4000元這個價位段,更是將「卷」發(fā)揮到了極致。

小雷此前就真我GT5 Pro實際體驗發(fā)布了相關文章《3298元起!真我這旗艦機,要和紅米硬碰硬》,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查閱。

但今天小雷想和大家深入聊聊真我GT5 Pro的全新功能:疾速掌紋解鎖。

掌紋解鎖究竟是什么?

根據(jù)官方介紹,掌紋解鎖功能類似于面容解鎖,在手機息屏狀態(tài)下,用戶只需打開手掌靠近手機屏幕,無需直接接觸即可觸發(fā)亮屏,進而實現(xiàn)快速解鎖。

這對習慣了面容和指紋解鎖的朋友來說,可能算是一個比較新奇的解鎖方式。小雷在拿到新機后,第一時間就測試了掌紋解鎖功能。錄入掌紋的過程非常簡單,只需拍攝一張手掌的照片就完成了錄入過程。

隨后我將手掌靠近前置鏡頭,相當于告訴手機我要調(diào)用掌紋識別功能,再將手掌抬起至前置鏡頭能夠完整取景的大概距離,就成功解鎖了。整個解鎖過程還是比較順暢的,唯一讓小雷覺得有點膈應的是抬手這個動作,甚至在小雷看來這個動作有點「中二」,頗有一種超級英雄使用能力時的風采。如果在公眾場合使用掌紋解鎖,對「i人」用戶來說絕對是實現(xiàn)快速社死的好方法。

目前智能手機最常用的生物識別解鎖方式是指紋解鎖和面容解鎖,掌紋解鎖對比指紋解鎖的優(yōu)勢是無需與手機進行接觸,但解鎖效率遠不如指紋解鎖;掌紋解鎖與面容解鎖同樣是隔空操作,但掌紋解鎖在操作層面又多出一個步驟;反正整個解鎖流程體驗下來,小雷暫時未發(fā)覺掌紋解鎖的獨特優(yōu)勢,或許在某些特定場景使用才能發(fā)揮它的真正作用。

除了解鎖方式之外,小雷對該項技術最大的疑惑就是安全性。區(qū)別于地鐵、便利店等場所擁有大塊鏡頭模組、紅外或者3D識別之類硬件的掌紋識別機器,并且我們在錄入掌紋信息時僅僅拍攝了一張照片,我們手中小小的手機真的能塞入保證精確度的識別模塊嗎?

抱著滿頭的問號,小雷認為實驗才是最好的解答。為了檢測掌紋識別的準確性,小雷分別準備了一張打印的手掌圖、一張高清手掌照片,以及一段高清手掌動態(tài)視頻,看看真我GT5 Pro的掌紋解鎖究竟能不能頂住。

經(jīng)過一系列高強度的測試,小雷發(fā)現(xiàn)以上3種方式都只能激活亮屏,但無法解鎖手機。看來真我GT5 Pro掌紋解鎖的識別安全性還是非常高的,至少基于這個測試的程度,基本能防住家里的熊孩子了。

一個似新非新的解鎖方式

事實上,LG早在2019年就在手機上實現(xiàn)了類似的掌紋解鎖功能。LG在當年的MWC大會上發(fā)布了LG G8 ThinQ機型,該機通過前置TOF傳感器的方式,實現(xiàn)了識別掌心的解鎖功能,又被LG官方稱為「Hand ID」。這個名字很難讓人不聯(lián)想到蘋果的「Touch ID」和「Face ID」。

「它可以通過手掌中靜脈的形狀和紋路特征,來識別出不同的個體?!惯@是當年LG對該功能的官方介紹,但或許是受限于當年的技術水平,該項功能在實際體驗中并未能展現(xiàn)出預想的解鎖效率,不少用戶反饋該功能對掌心位置有著較高要求,多數(shù)情況下不能實現(xiàn)一次解鎖成功,還需要小幅調(diào)整才能成功識別。

真我GT5 Pro和LG G8 ThinQ,兩者在手掌解鎖的操作方式上十分相似,同樣是將手掌移動至手機前置攝像頭前,即可實現(xiàn)手機解鎖。雖然真我GT5 Pro在識別精度和解鎖效率方面都要明顯優(yōu)于LG G8 ThinQ,但從用戶體驗上看,4年后推出的真我GT5 Pro在掌紋解鎖領域似乎并未與LG G8 ThinQ拉開真正的差距。

在文章開頭,小雷表達了關于手機空間小無法塞入更多識別模塊的擔憂。在如今高度內(nèi)卷的智能手機市場,各家手機廠商需要在影像、處理器、散熱、材質(zhì)等多個領域兼具競爭力才能更好的應對來自各方的壓力。

這也意味著手機內(nèi)部留給掌紋識別模塊的空間并不寬裕,同樣的空間大小,手機廠商需要實現(xiàn)技術突破才能大幅提高該項技術的用戶體驗感。但這無疑需要耗費大量的研發(fā)成本,時間、人力、金錢缺一不可,因此我們?nèi)绻胍硎芨咝Я鲿车恼萍y解鎖,可能還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時間。

指紋、面容、掌紋下一個是什么?

手機從誕生至今,解鎖方式一直在迭代升級,由最開始的數(shù)字密碼鎖,到后來的圖案鎖,再到如今的指紋解鎖、面部解鎖、虹膜解鎖、掌紋解鎖,不僅形式在變化,安全系數(shù)也在不斷提高,但平心而論,目前還沒有一個生物識別技術能自信保障百分百安全的。

目前主流安卓旗艦手機普遍采用指紋解鎖,蘋果手機也即將全面轉向面容解鎖,如果僅以安全性為前提,3D結構光的人臉識別解鎖無疑是目前所有手機的最佳選擇。但考慮到成本和專利限制,手機廠商們自然優(yōu)先選取兼顧安全、效率、成本的最優(yōu)方案。

回到小標題討論的問題,小雷認為「下一個流行的生物識別技術是什么」并不重要,無論是繼續(xù)深挖現(xiàn)有的指紋、面容等識別技術,還是開拓更多類似掌紋識別的新鮮識別技術,只要在安全性和體驗感兩個關鍵問題上能帶給用戶更好的心理預期,這就是一個好的生物識別技術。

對于絕大多數(shù)的普通用戶而言,指紋和面容解鎖的安全性就足以保障日常使用的安全了,其余功能更多是起到心理按摩的作用。當然不可否認的是,噱頭對手機廠商來說也是十分重要的東西,網(wǎng)上盛行的「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等相關金句就是對此類功能最好的描述。

寫在最后

用戶歡迎更安全有效的生物識別技術,但經(jīng)過一輪體驗,小雷認為目前真我GT5 Pro的疾速掌紋解鎖雖然在安全性上經(jīng)受住了考驗,但在「疾速」方面仍有很大的優(yōu)化空間,只能說是某些特定場景下的補充方案。

或許在后續(xù)迭代中,掌紋解鎖的體驗感還能進一步提升。新的生物識別技術給用戶帶來了充足的想象空間,但應用在手機上顯然并未達到成熟的程度。在短時間內(nèi),大眾使用的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上,依舊會以指紋、面容解鎖為主,如果讓你來決定,你認為用什么方式來解鎖手機才是最方便呢?歡迎在評論區(qū)發(fā)表你的看法。

推薦器件

更多器件
器件型號 數(shù)量 器件廠商 器件描述 數(shù)據(jù)手冊 ECAD模型 風險等級 參考價格 更多信息
LM35CAZ/LFT4 1 Texas Instruments 1C high voltage analog temperature sensor, 10 mV/C 3-TO-92
暫無數(shù)據(jù) 查看
DS1821S 1 Dallas Semiconductor Serial Switch/Digital Sensor, 8 Bit(s), 1Cel, Rectangular, 8 Pin, Surface Mount, 0.208 INCH, SOIC-8
$5.4 查看
AH183-WG-7 1 Diodes Incorporated Hall Effect Sensor, 1mT Min, 6mT Max, 0.30V, Rectangular, Surface Mount, GREEN, SC-59, 3 PIN

ECAD模型

下載ECAD模型
$2.05 查看

相關推薦